•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药膳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饮食新观念 > 正文
  •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食疗法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4-03-06 00:00:00
  • 核心提示: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疾病。目前认为,溃疡的形成是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损害因素和保护因素失调所致。调控各种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的神经、体液(包括消化道激素)经常处于动态平衡是常人不发生溃疡的主要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疾病。目前认为,溃疡的形成是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损害因素和保护因素失调所致。调控各种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的神经、体液(包括消化道激素)经常处于动态平衡是常人不发生溃疡的主要原因。若攻击因子超过防御因子,就可出现黏膜损害而形成溃疡。攻击因子包括胃酸、精神神经因素、幽门功能失调、饮食、吸烟、药物及幽门螺杆菌等,防御因子包括黏液与黏膜屏障、细胞再生、黏膜血供、前列腺素及十二指肠激素等。一般认为,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制中,以攻击因子增强为主,而胃溃疡则以防御因子减弱为主。在攻击因子中,胃酸被认为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最基本因素,这在病因学上占有重要地位,胃肠道凡与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溃疡,包括食道下段、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吻合口周围以及Meckel憩室内含有胃黏膜者,但98%以上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
       本病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有时表现为吞酸、嘈杂。其中医食疗多采用辨证施膳治疗:
    1辨证施膳
        1.1脾胃虚寒型:胃脘隐痛,喜暖喜按,倦怠腹胀,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法:温中健脾。
        姜韭牛奶羹
        原料:韭菜250g,生姜25g,牛奶250g。
        制作:将韭菜、生姜洗净切碎,捣烂,绞取汁液,倾入锅内,再加牛奶,加热煮沸。用法:每日早晚各温服1次。
        猪肚小茴香首乌汤
        原料:猪肚1个,炒小茴香30g,何首乌60g。
        制作:将猪肚洗净,诸药用纱布包好扎口,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同煮,以猪肚熟烂为度。取出药料,猪肚连汤分9份。
        用法:每日3次,1次服l份。1 2个猪肚为一疗程。 1.2肝气犯胃型:胃脘胀痛,攻窜两胁,气怒加重,暖气则舒,苔薄白,脉沉弦。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橘花茶
        原料:橘花、红茶各3g。
        制作:四月底收集橘花,晒干备用,用时与茶叶同入茶杯,沸水冲泡。
        用法:每日1剂,温热代茶饮。
        白扁豆佛手粥
        原料:白扁豆60g(鲜者加倍)、佛手l 5g,粳米60g。
    制作:先将佛手加水煎汤,去渣后再加入扁豆、粳米煮成稀粥。用法:每日1剂,连服1 0~1 5剂。
    1.3肝郁胃热型:胃脘灼痛,痛势急迫,泛酸嘈杂,口干口苦,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泄热,和胃止痛。
        溃疡茶
        原料:茶叶、白砂糖备250g。
        制作:上2味加水适量,煮数沸,候冷沉淀去渣,贮于洁净的容器中加盖,于干燥处贮藏。经6~l 2日后,若色如陈酒,结面如罗皮,即可服用:若未结面,则再经7~1 4日后,就可饮用。
        用法:每日2次,早晚各取1调羹蒸热后服下。
        甘蓝饴糖液
        原料:鲜甘蓝500g,饴糖适量。
        制作:将甘蓝切碎,加盐少许搅拌使软,绞取汁液后,入饴糖令溶。
        用法:每服200ml,每日2次,饭前加温饮服,lO天为一疗程。 1.4气滞血瘀型:胃脘疼痛,痛处固定拒按,如刺如割,甚则呕血黑便,舌紫黯,脉涩。治法:活血化瘀。
        枳壳白及粥
        原料:枳壳、百及1 5g,糯米1 OOg,大枣5枚,蜂蜜25g。
        制作:先煎枳壳、白及,取汁去渣,再加入糯米、大枣、蜂蜜同煮至粥熟。用法:每日3次,温热空腹食,30日为一疗程。
        自及牛奶
        原料:牛奶250g,蜂蜜50g,白及粉6g。
        制作:将牛奶煮沸后,调入蜂蜜、白及粉。
        用法:每日1剂,顿服。
        1.5胃阴不足型:胃脘隐痛,口燥
    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
        旱莲草红枣汤
        原料:鲜旱莲草50g,红枣8~1 0枚。
        制作:上2味加水2碗煎至l碗。
        用法:每日2次,去渣饮汤。
        石斛粥
        原料:鲜石斛30g,粳米50g,冰糖适量。
        制作:鲜石斛水煮取汁(石斛久煮方可出效),与粳米、冰糖同入沙锅内煮粥。
        用法:每日2剂,稍温顿服。
        1.6寒邪犯胃型:胃脘疼痛暴作,遇冷加剧,得热缓解,喜热饮热食,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散寒止痛。
        姜橘椒鱼羹
        原料:生姜30g,橘皮1 0g,胡椒粉3g,鲫鱼250g。
        制作:将生姜、橘皮、胡椒用纱布包扎后,塞入去鳞、腮、内脏之鱼腹内,加水适量,小火煨炖成羹,加少许食盐。
        用法:空腹喝汤食鱼。
        干姜粥
        原料:干姜1~3g,高良姜3g,粳米60g。
        制作:先水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再入粳米,同煮成粥。
    用法:早晚各1剂,温热服。
    1.7饮食积滞型:胃脘胀满疼痛,嗳腐吞酸,恶心吐食,或大便不爽,苔白厚腻,脉弦滑。
        治法:消食导滞。
        内金粉粥
        原料:鸡内金6个,干橘皮3g,砂仁2g,粳米50g。
        制作:前3味研末备用;粳米加水适量煮粥;粥成入药粉,加白糖适量调服。
        用法:每日服2次,连服5~7天。
        健膊消食蛋羹
        原料:山药、麦芽、茯苓、莲子肉各1 5g,山楂20g,鸡内金30g,鸡蛋数个。
        制作:上药共研细末,每取5g,加鸡蛋1个调匀蒸熟,再以适量白糖或精盐调味。
        用法:每曰1~2次。
        2食疗方分类精选
        2.1  粥类
        佛手橘饼粥佛手1 2g,玫瑰花6g,橘饼1个,粳米1 00g。佛手、玫瑰花煎水取汁;橘饼切成小块,同粳米煮粥。待粥熟时合入上汁。作1~2次吃。功效疏肝理气和胃。
        山药鸡内金粥山药30g,鸡内金、山楂各1 Og,粟米1 20g。将淮山药、鸡内金、山楂、粟米洗净。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成粥,调味即可。随量食用。功效健脾开胃,消食导滞,适用于溃疡病、慢性胃炎脾胃虚弱食滞者。
        2.2  汤类
        高良姜香附鸡肉汤鸡肉250g,高良姜1 5g,香附1 2g,红枣4个。将高良姜、香附、红枣(去核)洗净:鸡肉切去肥脂,放入开水中脱过,吊干水。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用。功效行气疏肝,祛寒止痛适用于溃疡病属肝气犯胃或寒邪犯胃者。
        佛手延胡索猪肚汤猪肚1个(约 500g),鲜佛手1 5g,延胡索1 0g,生姜 4片。将猪肚切去肥油,用盐擦洗,并用清水反复漂洗干净,再放入开水脱去腥味,刮去白膜;佛手(切片)、延胡索、生姜洗净。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 l~2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汤食肉。功效疏肝理气,活血止痛,适用于溃疡病、慢性胃炎属肝胃不和,气滞血瘀者。
        2.3  茶饮汁类
        佛手芍甘茶佛手1 0g,白芍1 2g,甘草3g。沸水浸泡,加入蜂蜜,代茶饮。本方以佛手、白芍疏肝抑肝,同甘草、蜂蜜缓急止痛。
        黄芪建中饮黄芪1 5g,肉桂6g,生姜1 0g,大枣1 O个,饴糖30g,白芍 1 2g,甘草3g。除饴糖外均煎水取汁,加入饴糖溶化。分3~4次饮。本方以黄花、大枣、饴糖益气补中,以肉桂、生姜温中祛寒,以白芍、甘草及饴糖缓急止痛。
        2.4药膳菜肴
        黄精党参蒸鸡嫩母鸡1只(约750q),黄精30g,党参30g,山药30g,生姜、葱花各适量。将嫩小母鸡(鸡项)活宰,去毛、内脏,洗净,斩件,并用姜丝、葱花、食盐、川椒粉、味精、生油调匀;黄精、党参、山药洗净、切碎。把调好味之鸡块与上药共放入碟中,拌匀,放入锅内,隔水蒸熟即可。随量食用。功效益气补虚,健脾开胃,适用于慢性胃炎、溃疡病属脾胃虚弱者。外感发热、湿热内盛者不宜食用本品。
        丁香焖鸭水鸭500g,丁香、肉桂、草豆蔻各5g,陈皮、砂仁各3g,生姜、葱白适量。将丁香、肉桂、草豆蔻、陈皮、砂仁洗净,用水浸泡,并煎取药汁;水鸭活杀,去毛、肠脏,吊干水。起油锅,用生姜、葱爆香水鸭,加入药汁,加酱油、酒、精盐、白糖适量,焖至鸭肉熟即可。随量食用。功效温中散寒,健胃止痛,适用于溃疡病、胃炎属脾胃虚寒者。脾胃湿热者不宜食用本品。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