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的奇特吃法
来源: 作者: 时间:2004-09-17 00:00:00
核心提示: 自古文人,都各有一套自己的增聪益智方法。或者说各自有一种特殊的习惯。据说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向其弟苏辙介绍过一种益智强身的方法,便是一粒一粒细嚼芡实,直到津液满口时,才缓缓咽下。一般每日嚼咽10~20粒。无独有
自古文人,都各有一套自己的增聪益智方法。或者说各自有一种特殊的习惯。据说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向其弟苏辙介绍过一种益智强身的方法,便是一粒一粒细嚼芡实,直到津液满口时,才缓缓咽下。一般每日嚼咽10~20粒。无独有偶,清初著名诗人吴嘉纪,别号野人,不仕清廷,寄居农间,孤芳独赏,著有《陋轩诗集》问世,他也是经常细嚼芡实。史载:“吴子野人之食芡,必枚啮而细嚼之,使华液流通,转相滋溉。”
据考证,这种嚼食芡实法,是古代气功中的一节动功—咽津。用它滋润脏腑,补益脑髓,促进消化,防治口舌炎症。这种功法很有意义,既符合科学道理,又很有实用价值。牙齿反复咀嚼芡实,实际是一种口腔保健运动,能使牙齿坚固,能促进口腔唾液腺分泌更多唾液,其唾液是人体中很重要的消化液。加上芡实又是一种良好的补脾止泻、固肾涩精的保健食品。因此,此法很可欣赏。
再谈芡实。芡实,又名鸡头实,鸡头米,为睡莲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芡的种仁。性味甘,涩,平。《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主(治)湿痹腰脊痛,补中,除暴痰,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本草择要纲目》说:“糯米合芡实作粥食,益精强志,聪耳明目,通五脏,好颜色”;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泽农广收芡子,以备歉荒,芡能济歉,故名芡实。”现代药理分析,芡实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黄素、抗坏血酸等成份。临床常用于遗精、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等症。还有报道可消蛋白尿。
芡实除药用外,也是酒家饭馆制作高级滋补品的优质配料,芡实在厨师们手中能做出多种佳肴。家庭方便起见,芡实与糯米或粳米一起煮粥食最好。或者加点莲子肉或桂圆肉,则更具特色。民间有用芡实5~100g炖老鸭作食,不但美味可口,还可兼治虚烦梦泄、肾虚尿多等症。食品店常有芡实、芡粉等营养佳品出售,它不象人参、虫草那样名贵,平常人家也能吃得起。晨起进食芡实既简单方便,又经济实惠,可以宁神定志,令你一天才思飞扬。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