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阳春三月食荠菜的习俗。《诗经》中《邶风·谷风》第二章中就有“谁谓茶苦,其甘如荠”的赞叹。南宋诗人陆游更有“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的感慨。 -
荠菜,又名地菜子。据现代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阳春三月食荠菜的习俗。《诗经》中《邶风·谷风》第二章中就有“谁谓茶苦,其甘如荠”的赞叹。南宋诗人陆游更有“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的感慨。 -
荠菜,又名地菜子。据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每100g荠菜中含蛋白质高达5-3g,是韭菜的3倍、蒜苗的4倍、西红柿的7倍,仅次于香椿芽;含铁6.3mg,超过菠菜;维生素C的含量可与辣椒媲美;含钙高达420mg,超过豆腐的含量,居蔬菜之首位。荠菜还含有精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等10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以及钾、锰、磷等矿物质。
初春的荠菜,鲜嫩无比,清香甘甜,风味诱人,压倒珍馐。荠菜的食法颇多:
煮粥。宋代文豪苏东坡常“时绕麦田求野荠“并自烹荠菜粥,食后对人说:“君若知此味,海陆八珍可厌也。“《素食说略》中对“荠菜粥”的评价是:“荠菜为野菜之上品,煮粥作斋,特为清永,以油炒之,再加水煨尤佳“。
凉拌。荠菜洗净用开水烫后,晾凉切碎,配上豆腐干、虾米、榨菜、火腿、香菇等丁,再佐以麻油、味精、酱油、食盐等拌成凉菜,清新爽口,令餐桌漫溢着诱人的早春气息。
作馅。荠菜可以做饺子、包子、烧卖、馄饨、春卷之馅,其鲜美是其它菜馅所无法比拟的,如有江浙一带的春令佳品“荠菜春卷“,淮扬地区的名点“荠菜包子”等。
制羹。荠菜配豆腐可烹制成鲜嫩无比的“荠菜豆腐羹“,略加猪油,其味可夺席上之冠。
做菜。在我国八大菜系中,都有技艺高超的厨师能烹饪出柔嫩清香、味道鲜美的荠菜佳肴。上海菜系中的“荠菜鸡丝“,安徽菜系中的“荠菜丸子”,山东菜系中的“荠菜角卷“,浙江菜系中的“荠菜雉鸡”,淮扬菜系中的“荠菜冬笋山鸡片“等等名菜。
荠菜,历来为文人墨客所称道。“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赞美荠菜的名句。“两京作芹卖,五溪无人采。夏夷虽有殊,气味却不改。”这是唐朝宦官高力士的《感乌州荠菜》诗句。“雨后初得荠,晨包有珍烹“、“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手烹墙阴荠,美若乳下豚。”“长鱼大肉何由存,冻荠此际值千金。”这是南宋诗人陆游对荠菜连篇累牍的吟赞。“千亩之郊,菜叶荠花,抱瓮灌之,乐哉农家。”这是明代诗人陈继儒所作的四言诗。“三春荠菜饶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这是清代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其画中所题的诗句。这些赞美荠菜的诗句,真可谓是千古流芳。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