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调养脾胃
脾属脏,胃属腑,脾与胃互为表里。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将水谷化为血气,以滋养全身,灌溉五脏,脾胃固则百病不生。《黄帝内经》日:“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
调补脾胃的药膳:如参枣米饭(党参 lOg、大枣20g),茯苓粉包子(茯苓100g研粉),山药面条(淮山100g),大枣莲子粥 (大枣50g、莲子100g),扁豆粥(扁豆50g),芡实粥(芡实100g),苡米粥(苡米100g),都是健脾益气的药膳。
2 补肾固本
古人云:“人之盛衰本原于肾”,“肾元盛则寿延”,“肾元衰则寿天”。老年人往往首先是肾气衰弱,渐致全身各脏腑功能相应减退。服用药膳调补肾气,可以提高免疫功能,达到抗衰老延年益寿作用。所以,养生家特别注重补肾培元。
补肾培元药膳有:参杞汤(白参5g,枸杞30g),枸杞酒(枸杞500g浸黄酒10斤),首乌参须片(制首乌50g、白参须20g),当归地黄炖羊肉(当归50g,熟地50g、生姜30g,羊肉1斤),龟肉羹(乌龟500g,枸杞100g),鹿茸枸杞汤(鹿茸lg,枸杞50g)等。肾虚腰痛的老人,还可服枸杞杜仲蒸腰子(枸杞 30g、杜仲20g),胡桃粥(胡桃肉30g),巴戟粥(巴戟30g),何首乌粥(何首乌50g、女贞子50g)等。
3 应时择膳古人认为,人与大自然是息息相通的。
大自然有春、夏、秋、冬四个时令,人类必须与之相适应。《黄帝内经》谓:“随春夏秋冬四时之气,调肝、心、脾、肺、肾之神志也。”是故要根据春夏秋冬气候的不同,使用相应的药膳。
春日气候乍寒乍暖,宜食用防风炖猪肺(防风30g、荆芥30g),白木耳冰糖汤(白木耳50g、冰糖30g)。
夏日气候炎暑,可食用绿豆粥、荷叶粥。
秋天气候干燥,宜食用冰糖蒸雪梨,沙参麦冬粥(沙参30g、麦冬40g)。
冬天气候寒冷,宜食用附子桂皮牛肉炖汤(附片20g、桂皮lOg、牛肉1斤),当归狗肉炖汤,黄芪桂枝生姜炖汤(黄芪、生姜各 lOg,桂枝lOg)以增强自身阳气,提高抗寒能力。
长夏气候炎热湿重,宜食燕麦馒头,淮山糖包子,苡仁黄豆排骨汤(苡仁50g、黄豆300g),花生炖肉。
4抗衰延年
老年人新陈代谢减弱,食欲减退,抗病能力降低,尤其是退行疾病渐多。为此,宜食用扶正祛邪的一类药膳。如薏苡仁粥,黄豆、扁豆羹,养胃健脾;芹菜胡萝卜粥,玉米须煎水,用以防治老年高血压的发生;丹参茯苓粥,用以防治心血管疾病;马齿苋地锦粥,用以防治肠炎、痢疾;荸荠、芝麻、麻仁粥,用以增强消化,用以防治老年性便秘。
古人说得好:“像老人之性,皆厌于药,而喜于合。”“凡老人之患,宜先以食治,食治未愈,然后命药,贵不伤其脏腑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