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夏季热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疾病,尤以6个月至2岁的幼儿多见,临床以长期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证,因其多发于夏季。故名为夏季热。
本病的发生,与气候有密切关系。一般发病时间多集中在6、7、8三个
夏季热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疾病,尤以6个月至2岁的幼儿多见,临床以长期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证,因其多发于夏季。故名为夏季热。
本病的发生,与气候有密切关系。一般发病时间多集中在6、7、8三个月,而南方各省,因夏季炎热时间较长,故发病时间相应较长。秋凉之后,症状自然消退。部分患儿可连续发病几年,但再发时症状相对较轻,病程较短。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阴阳稚弱,机体调节功能未发育完善,炎夏暑气相遇,故而发病。入夏之后,注意小儿饮食营养,增强体质,保持病房空气流通与凉爽,适当服食一些健脾益气,养阴清热药物,可有效防治本病。可选用下列药膳食疗方。
1.西瓜蜂蜜饮:西瓜、蜂蜜各适量。将西瓜取瓤,去籽,用洁净纱布绞取汁液,加适量蜂蜜饮服,不拘时随意饮用。可清暑益气。
2.五汁蜜饮:鲜芦根、鲜梨、荸荠、鲜藕、麦冬及蜂蜜各适量。将前述五味洗净,压碎,榨取汁液与蜂蜜混匀,温饮或冷饮,不拘量时。可清热生津,除烦止渴。
3.黄瓜蜜条:黄瓜5条,蜂蜜适量。将黄瓜洗净,去瓤,放锅内加清水少许,煮沸后,去掉多余的水分,纳入蜂蜜,煮沸服食。可清热泻火,养阴生津。
4.青蒿骨皮汤:青蒿30g,地骨皮 1 Og,蜂蜜适量。将青蒿,地骨皮水煎取汁,纳入蜂蜜拌匀饮服,每日1剂。可清热养阴,适用于小儿夏季热口渴,心烦,身热夜甚。
5.丝瓜扁豆汤:丝瓜1 OOg,扁豆 10g,扁豆花5朵,大米50g。将大米,扁豆加清水适量煮粥,待沸后下丝瓜,煮至粥成时下扁豆花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2剂。可清热解暑,适用于小儿夏季热暑热心烦,口渴引饮。
6.绿豆甘草汤:绿豆5 0 g,甘草 5g,白糖适量。将绿豆,甘草加清水适量,煮至碧绿色时,去渣取汁,白糖调味,频频饮服,可清热解暑。
7.蚕茧红枣汤:蚕茧、红枣各 log,乌梅3个。将上述诸药水煎取汁,频频饮服,每日1剂。可清上温下,适用于小儿夏季热身热不退,朝盛暮衰,口渴多饮,小便清长等。
8.干百合方:干百合1 OOg,蜂蜜 150g。将百合,蜂蜜同入碗内拌匀,入锅内蒸1小时,候温装瓶,每日嚼食。可清热养阴,适用于小儿夏季热身夜盛,口干多饮等。
9.苦瓜茶叶饮:苦瓜、茶叶、蜂蜜各适量。将鲜苦瓜(1个,截去瓤,纳入茶叶,对合,悬挂通风处阴干,每取3~ 5g,沸水冲泡,纳入蜂蜜适量,频频饮服。可清热解暑。
1 0.潮柑茶叶饮:潮柑、茶叶、蜂蜜各适量。将潮柑挖空,纳入茶叶,放在阳光下晒干备用。每取半个,水煎取汁,加蜂蜜适量,混匀,频频饮服。可清热宣肺,生津止渴。
摘自《食疗保健》文/谢胜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