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当在剖开乌贼时,里面有一块又白又脆呈梭子形的骨板,俗称乌贼骨,中医称之为海螵蛸。因不能食用,常常随手丢了,实在可惜,这乌贼骨可是常用的中药。平时食乌贼时,乌贼骨数量少,但把它洗净,收藏起来,可派上大用场(阴干后可以
当在剖开乌贼时,里面有一块又白又脆呈梭子形的骨板,俗称乌贼骨,中医称之为海螵蛸。因不能食用,常常随手丢了,实在可惜,这乌贼骨可是常用的中药。平时食乌贼时,乌贼骨数量少,但把它洗净,收藏起来,可派上大用场(阴干后可以久藏而不变质)。
中医认为,乌贼骨性味成,微温。入肝、脾、肾经。可治妇女漏下赤白,经少血闭,阴蚀肿痛,寒热征瘕,无子.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定痛,除湿敛疮。主治溃疡病、胃酸过多、吐血衄血、崩漏带下、遗精滑精、外伤出血,疮多脓汁等。
今就乌贼骨的药用,分择于下:
1.慢性支气管炎(“加味海螵蛸散”):乌贼骨60克,地龙60克,百部 15克,白糖120克,共研末。每日三次,每次6~10克。
2.肺结核咯血(“加味海螵蛸汤”):乌贼骨、仙鹤草各9克,茜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3.湿疹:乌贼骨煅为棕红色,研末。先将患处用淡盐水洗净,擦干,再将粉末撒于上。隔日换一次。
4.胃脘病(“乌甘散”)
(1)乌贼骨、甘草各等份。每日4次,早、午、晚饭前半小时及睡前各服1.5~3克,适用于胃脘痛轻者。
(2)乌贼骨、甘草各4份,乳香、没药各1份。每日四次,分早、午、晚饭前半小时及睡前服,每次1.5-3克,适用于胃脘痛重者。
5.小儿软骨病(“乌贼壮骨汤”):乌贼骨10克,炙龟板12克,茜草根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6. 小儿口疮、舌疮(“乌贼骨膏”):乌贼骨、鸡蛋黄各适量。先将乌贼骨烧存性研末,用蛋黄调成膏,涂疮处。每日1-2次。
7.疮不收口(“乌蜜膏”):乌贼骨 0.3克,蜂蜜30克。乌贼骨研末;蜂蜜炼熟,放入骨粉调成膏。外敷疮上。每日一次。
8.胃酸过多,溃疡病(“乌贝散”);乌贼骨(去壳)850克,浙贝母150克,共研末,加橙皮油1.5克,调匀,饭前服,每日三次,每次3克。
9.胃酸过多,溃疡病,胃出血(“加味乌贝散”):乌贼骨、浙贝母、生白芍、生甘草各50克,乳没,参三七粉各30克,共研末。饭前服,每日三次,每次3克。
1 0.咳嗽痰多:乌贼骨60克,地龙(干品)60克,甜杏仁30克,白糖20克,共研末。每日三次,每次6克。
11.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乌贼骨、瓦楞子各15克,贝母、甘草各6克,共研末。每日三次,每次6克。
12.哮喘:乌贼骨焙干研末。每日三次,每次5克。
13.血尿:乌贼骨、生地、赤茯苓各等份,共研末,每日三次,每次3克。用柏叶、车前子各10克,煎汤送服。
14.小儿痰喘,咳嗽吐血:乌贼骨研末6克,米汤送服。
摘自《上海中医药报》 文/邢湘臣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