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药膳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饮食新观念 > 正文
  • 巧选药粥治疗不寐症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4-03-06 00:00:00
  • 核心提示: 不寐即失眠,轻则睡眠减少,重则通宵不寐,其症多见于病后继发及体质素虚之人。不寐会造成痛苦或不适,使精神不安,经久不愈往往相继出现头昏、困倦、怔忡、健忘等症。不寐多继发于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中医学认为
        不寐即失眠,轻则睡眠减少,重则通宵不寐,其症多见于病后继发及体质素虚之人。不寐会造成痛苦或不适,使精神不安,经久不愈往往相继出现头昏、困倦、怔忡、健忘等症。不寐多继发于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中医学认为此症多因情志过极,劳逸失调;或久病体虚,阴血不足;或饮食不节,痰热内扰所引起的。其病理性质有虚有实,虚者为心失所养,实者为邪扰心神。临床辨证方法各医家不尽相同,一般多将不寐分为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五种类型处置..
        对于不寐症,根据不同证型,巧妙选用适当药粥调治,有良好效果。
        1  肝郁化火。症见不寐兼有心烦易怒,头胀,目赤,口苦,胁痛,小便黄,大便秘结。可用龙胆竹叶粥治之:龙胆草10g,竹叶 15g,白米100g。先水煎龙胆草、竹叶,过滤取汁,备用。白米加水煮粥,半熟后加入药汁,煮至米烂粥稠,加冰糖适量调味,代早餐服食。方中龙胆草主泻肝经实火。《本草正义》云:“龙胆草清泄肝胆有余之火,使不上炎“;竹叶清心除烦。服用此粥,可使肝火降,神自安,不寐愈。
        2  痰热内扰。症见不寐兼有头重,胸闷痰多,恶食嗳气。可用竹沥粥治之:淡竹沥汁30g,粟米(即小米)100g。先煮米做粥,临熟下竹沥汁,搅匀,代早餐服食。方中竹沥甘寒滑润,能清心、肺、胃三经之火而涤痰除烦,定惊安神;小米性味甘凉,为治内热不寐的佳食。合而为粥,适用于痰热内扰的不寐,其效灵验。
        3  阴虚火旺。症见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口干津少,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可用玄参百合粥治之:玄参15g,百合30g,合欢皮 15g,粳米100g。先水煎上3味药,取汁,加米煮粥,晨起作早餐食之。方中玄参为滋阴降火要药,百合滋阴兼清心安神,合欢皮为治虚烦不寐之妙品。诸药合之,使阴虚除,心火降,志得宁,眠亦酣。
        4  心脾两虚。症状见多梦易醒,心悸健忘,体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可用莲子桂圆粥:莲子肉50g,桂圆肉30g,糯米 60g。加水同煮成粥,作早餐食之。方中莲子功专养心、益‘肾、补脾;桂圆既能补脾气又能养心血而安神。此粥适用于劳伤心脾,气血不足之不寐,颇有效验。
        5  心胆气虚。症见不寐兼有心悸,多梦,易惊醒。可用酸枣仁粥治之:炒酸枣仁 20g,牡蛎30g,龙骨30g,粳米100g。先煎酸枣仁、牡蛎、龙骨,过滤取汁,备用。粳米加水煮粥,待半熟时加入药汁,再煮至粥稠,代早餐食。方中酸枣仁补益肝胆,滋养心脾,为治疗心胆气虚、惊悸不眠之良药,牡蛎、龙骨用于心悸不安、胆怯惊恐、烦躁不寐,功效卓著。合而为方,有镇心、定志、安魂之功,故对心胆气虚之不寐,功效颇捷。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