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葛根为豆科葛属植物的根,是常用的传统中药,也属于我国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共有资源。在两干多年前我国第一部约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中国药典》(1995年版)和《中药志》(第一册)收载的原植物有:葛Pueraria
葛根为豆科葛属植物的根,是常用的传统中药,也属于我国卫生部公布的药食共有资源。在两干多年前我国第一部约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中国药典》(1995年版)和《中药志》(第一册)收载的原植物有:葛Pueraria lobata(Willd) Ohwi(通称野葛)和干葛藤P. thomsonii Benth(通称粉葛)。我国的葛根资源丰富,除西藏、青海、新疆外,其它省区均有分布。
葛根,性味甘、辛、平,人脾、胃经。其主要功效是发表解肌,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适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热病烦渴,湿热泄痢,脾虚泄泻等病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医学工作者对葛根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表明,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金雀异黄素、大豆甙、大豆甙元等异黄酮类化合物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日本以葛根素、大豆甙及大豆甙元的含量,作为评价葛根质量的指标。
葛根异黄酮类化合物对人体具有以下生理功能:扩张冠状状动脉、降低血压阻力、促进心脑血管、视网膜血流的作用;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作用;舒张平滑肌解除痉挛作用;抗促癌及诱导癌细胞分化作用;抗氧化作用;降低血醇浓度解酒作用;解热和提高学习记忆功能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临床上适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眼底病、突发性耳聋、偏头痛、颈椎病等等。据山东医科院临床资料表明,葛根素系列药品对心脑血管疾病治愈率达97.6%,是治疗疑难病和多发病的新药,深受患者欢迎。
葛根是一种很好的亦药亦食的营养保健品。从葛根中提取的葛粉,在我国南方广泛用作煲汤及菜肴配料。葛根中还含有葛根甙、皂角甙、三萜类化合物和生物碱,以及丰富的矿物元素铁、锌、钙、磷、钾和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等,都是上乘的保健物质。在此特介绍几款以葛根为主要配科的食疗验方:
葛根地黄煲猪胰:鲜葛根250g,生地黄 30g,猪胰子一具。鲜葛根洗净、去皮、切块,猪胰洗净、去衣膜及脂肪,生地黄洗净,同上述各物煲汤饮用。适用于以高血糖为主症的糖尿病,对胰岛素缺乏者也很有益处。
葛根桑枝煲鲮鱼:鲜葛根250g,老桑枝 60g,鲮鱼一条(约200g)。将鲮鱼去鳞、内脏洗净,葛根洗净、去皮、切块,与桑枝先下锅,加适量清水,煲至红色,再下鲮鱼,煲至烂熟,食饮。适应症:风湿骨痛、感冒后四肢及颈项痛。
葛根黑木耳煲瘦肉:鲜葛根250g,黑木耳12g,瘦猪肉150g。鲜葛根洗净、去皮、切块,黑木耳以清水泡发并洗净,同瘦肉煲汤,饮汤吃肉。适用于:瘀血型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栓塞等病症。对心脑血管疾病还有预防作用。
葛根炖三蛇:鲜葛根250g,三蛇肉(眼镜蛇、过树榕、金环蛇各一条)约500g,大枣数枚,生姜少许。葛根洗净、去皮、切片,三蛇肉切块、洗净血污,大枣去核。先将清水煮沸,放入蛇肉煮片刻后捞起,弃去锅中陈水,重新加入清水将葛根同蛇肉、大枣炖至烂熟,饮汤、吃肉。适用风湿性关节炎、游走性风湿疼痛,并对中风后遗症瘫焕、麻木不仁有一定效果。
葛根中富含淀粉(俗称葛粉),是一种优于一般谷物淀粉的营养且具有保健功效的绿色食品,在国际上享有“长寿粉”之美誉。葛粉用途很广。例如葛粉凉粉草膏就是一款以葛粉为原料的食疗验方:葛粉30g,凉粉草 60g,白糖适量。凉粉草洗净加7~8倍清水煲至溶烂,用纱布过滤取汁,将汁液加热保温待用;葛粉用少量凉清水拌匀,加入凉粉草汁液中,徐徐搅拌并加热至透明,冷却后即可成膏。食用时切成小块,按个人喜好加人适量白糖。适用于治疗高血压、热性风湿关节红肿疼痛。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