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中国朴素的自然观
中国药膳应用五行学说这一独特的思考方式。
前面提到的阴阳学说,其主要作用是指导选用制作菜谱的主要药物和食材,五行学说的主要作用是指导食材的配伍组合及食物、中药的归经。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自然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要素组成,按照生克乘侮的规律进行变化。五行学说是区别于先前提到的阴阳学说的、又一种传统的自然观(在古代的中国,两种学说都经常被应用)。
5种基本要素像图示的那样“木燃烧生成火,火产生土,土中生金,金又生水,水生木”,形成一种相生的循环关系“木扎根于土,土吸收水分,水能灭火,火熔化金,金做成刀刃又能削木”,如此五行中五种要素又形成了一种相克关系。通过相生、相克的关系,五种元素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化生了自然界,并促进了自然界的变化发展。
人体也有五行
五行学说除了适用于自然界的各种各样的事物外(比如气象、季节、方位、
颜色、谷物、气味),还同样适用于人体。
人体内有目前能够触及到的五脏五腑(中医认为是五脏六腑),五脏为心、肝、脾,肺、肾,五腑为空腔的囊状脏器,即胆、小肠、大肠、胃、膀胱,这些脏器被分别隶属于五行。
五官(目、舌、口等其他的感觉器官)和五体(筋肉、血脉、骨骼等其他的人体组织)、五志(忧、怒、喜等情志)等也被分属于五行。
因此,在金土水火土当中,属于其中一种要素的同类,具有作常密切的相互联系,比如肝属木,肝与同属木的胆、目、筋肉、怒有着密切联系。
五行理论的应用范围扩大
肝病时,胆、目、筋肉也出现不适应症状,情绪也变得易发怒,相反若出现胆、目、筋肉的症状时,或情志上容易发怒时,常常怀疑是病在肝脏。
这种关系也适用于自然界。
由此看来,五行学说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非常具体的,若中医专家应用药膳治疗,一定能收到显著的疗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