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的品种很多,人们熟知的有白萝卜、胡萝卜、水萝卜、红心萝卜……虽然同享“萝卜”之名,却各领风骚,互不干预。此文但论白萝卜。
白萝卜,色白,味辛,采收于秋季。从其色、味到采收的节令,都与五行中的“金”密切相关。在五脏系统里,肺脏的五行属性也是“金”,因此,白萝卜和肺注定有不解之缘。
白萝卜味辛窜,故可通滞行气,而汁水充沛,余味甘甜,所以又有生津的作用。用白萝卜炖牛腩,是一道不错的菜,淡而不薄,滋而不腻,老少皆宜。若以之炖羊肉,也堪称佳品,辛窜所以去羊肉之膻,甘凉所以减羊肉之燥。这道菜的创制,已经与中医医理不谋而合 ,所谓“医食同源”,诚非虚语。
白萝 卜是膳食佳品,已成共识,而以之入药,也非等闲之辈。
白萝卜个头大,汁水多,捣汁以为药,效力迅捷,常用于急救。据王振琴《一个针灸医生的临床手记》记载,其师周德宜曾用白萝卜汁灌服煤气中毒神昏患者,并配合针刺十宣出血,取得了起死回生之效。白萝卜汁救治煤气中毒患者,见载于古代急救方书。话说某年代,有一撮流寇被官兵围入山洞之中,官兵不明洞中虚实,不敢贸然进入,遂用柴草填塞洞口,点燃以烟火熏之。众贼寇被烟所熏,顿时呛咳流泪,咽干口燥,然皆知逃出洞外也难免一死,都坚守不出。最终除一人幸存外,其余全被熏死。幸存者躲在洞的最深处,黑暗之中,摸到地上有一些新采收的萝卜,可能是附近村民暂时存放于此。日咽干燥难忍,捡起萝卜大啖为快,竟然免于一死。他很快意识到自己的幸存也许与吃白萝卜有关。逃生之后。再遇到被烟火熏灼神昏者,皆用鲜萝卜捣汁灌下,竟然效果奇佳。这个方法就这样流传了下来,并推广用于煤气中毒的急救。
又有用白萝卜汁点鼻,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痛在右则点右鼻,痛在左,则点左鼻。此法也被古代急救方书广泛转载,遗憾的是一直未曾验证疗效如何。去年腊月底,姐姐来电话,诉展起一觉醒来,右侧头痛伴双侧鼻塞,咳嗽、说话、走动等引起头部震动时,疼痛明显加剧,问我如何处理。乡间的冬季,家家户户都储备着大量的白萝卜,于是令其就地取材,捣鲜萝卜汁小半碗,滴入鼻中。没想到一灌即豁然开通,鼻塞头痛顿除。但这个头痛是急性鼻窦炎引起的,灌萝卜汁只是临时救急,善后治疗还多亏了张赞臣先生的辛前甘桔汤。
上文提到白萝卜辛窜可以行气导滞,甘凉可以生津液,这两个功效,正宜用于热病善后或温病劳复,像仲景的枳实栀子豉汤那样。名医胡天雄之母热病初愈,胃口渐开,亲人有蒸鲜鲫鱼加肉片少许,送来慰问,老人仅吃肉片数片,晚间体温又升高。时已秋深,胡天雄乃至园中采鲜萝卜数个,切碎捣汁,每以一匙,配于相应清热化浊汤剂中,频频少量与服,旋即热退。由治疗过程中一匙药配一匙鲜萝卜汁可知,鲜萝卜汁的用量还是很大的,而且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白萝卜还能缓和药性。民国医家张锡纯将白萝卜切成细丝,加入芒硝同煮,煮至萝卜软透欲化时,捞出萝卜丝,留取汁液为药,此药可用来泻痰热以治癫狂。白萝卜与芒硝同煮,则芒硝之性渐趋缓,能将胸膈间痰热缓缓导下。这是临床猛药缓用的方法,深得仲景调胃小承气汤中甘草芒硝配伍的精义。
白萝卜的功效还有很多,比如《本草纲目》记载的“生捣汁服,止消渴”“煮食,化痰消导”“煎汤,洗脚气”等,此文只是略举一二。善用者可以解民疾苦,救急于万一。至于萝卜子又号“莱菔子”,能消食而去风痰,则医者皆知,不再赘叙。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