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药膳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药膳史话 > 正文
  • 佛教与长寿帝王的素食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高峰 时间:2013-07-16 08:47:00
  • 核心提示:  尽管素食是汉传佛教特有的传统,但这一选择并非独出心裁,而是以大乘经教为依据的。佛教在西汉哀帝时传入中国,当时来华的印度僧人并未严格吃素,汉地自然也没有素食之风。直到梁武帝萧衍时期,经过他的大力倡导,素食才成为

      尽管素食是汉传佛教特有的传统,但这一选择并非独出心裁,而是以大乘经教为依据的。佛教在西汉哀帝时传入中国,当时来华的印度僧人并未严格吃素,汉地自然也没有素食之风。直到梁武帝萧衍时期,经过他的大力倡导,素食才成为僧人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梁武帝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不仅自己信佛修佛,过佛教徒的生活,吃素断酒肉,绝房事,遵守佛教戒律,而且大力倡导僧人素食。

      梁武帝在研读经典过程中发现,大乘经典明确提出,佛子应断除肉食。梁武帝根据这些大乘经律撰写了《断酒肉文》,劝勉四众弟子勿饮酒食肉,并明令出家众必须戒除酒肉:“若食肉者,障菩提心,无菩萨法,无四无量心,无大慈大悲。以是因缘,佛子不续。”认为酒是“恶本”,酒是“魔事”,荤食是“一切众病”的病因。长期吃素食的人,荣卫流通,身体发热,气力充足,说明蔬菜等素食性不冷,并有补益作用。吃素食的人,身体强壮,头脑清爽,很少有昏沉的感觉。

      梁武帝吃素决心很大,因为梁武帝的大力倡导,汉传佛教开始形成了素食的传统,并延续至今。

      与梁武帝萧衍一样,清朝的康熙皇帝玄烨和乾隆皇帝弘历也是比较虔诚的佛教信徒,也有吃素的习惯。

      康熙帝受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的影响信奉佛教。同时他对医学颇有造诣,他的饮食观,到今天仍能给人以启迪。康熙非常强调饮食对健康的作用,反对随意摄取,主张合理饮食。首先是节饮食。他说:“养生之道,尤以饮食为要义,朕自御极以来,凡所供馔肴皆寻常品味”。他强调适可而止。其次是慎饮食。这是对食物的审慎,亦即对食物质量的要求。强调要排除饮食中杂质,尤其是水。他认为“饮食物中,水为最切”。他对各地贡来的水和巡行在外用的水,定有自己的制取方法和定夺标准,并着有《水性记》一文而载入史册。再者为多吃粗粮和蔬菜水果。他主张老年人饮食宜淡薄,多吃蔬菜、水果对身体有益。他说,他之所以到老而犹健壮就是这个原因。还有就是禁烟酒。

      康熙有一个很好的生活习惯,即进膳后,自觉保持良好的心态,只讲开心事,只说开心话,或者欣赏自己喜爱的古玩字画,他认为这样可以帮助消化。并说,“朕用膳后必说好事,或寓目于所爱珍玩器皿,如是则包含易消,于身大有益也”。

      乾隆皇帝与前两位皇帝相比在膳食上要浪费一些,但他在吃荤的同时仍然继承了满族传统的习俗,经常食五谷杂粮、豆类、小米等粗粮以素膳为主,设有专门烹制素膳的厨匠。据当时《膳单》记载,新年伊始正月初一早膳,乾隆就食素馅饺子。四月初八浴佛节要宫内食素一天。腊月初八为“腊八日”,佛教传说释迦牟尼于是日成道,这天要煮粥代佛,还要吃素一天。到初八日这天,乾隆食素膳之心更加虔诚,他用的早膳为:素杂会、素笋丝,苔蘑爆腌白菜炒面筋,豆瓣炖豆腐,水笋丝,野意油炸果,匙子饽饽红糕,竹卷小馍首,银葵花盒,小菜四品,奶子饭,素面,果子粥,饽饽六品,额食二桌,炉食四品。晚膳:香荤蘑炖白菜,蘑菇炖人参豆腐,王瓜拌豆腐,油炸果火烧,素包子,小米面窝窝头,象眼小馍首,小菜,绿豆仓米水膳,额食五桌,奶子两品,饽饽十品,炉食六品。

      据说乾隆曾到江苏扬州天宁寺,主持让他吃素菜,乾隆吃得很满意,对主僧说:“蔬食殊可口,胜鹿脯、熊掌万万矣”。另有数据记载,扬州某古寺有一名叫文思的和尚,善制各种豆腐素菜,特别是用嫩豆腐、金针菜、木耳等原料做成的豆腐汤,味道鲜美,受到乾隆赞赏,一度把“文思豆腐”列入宫廷菜单之中。

      长期的素食使得他们得以长寿,且在位时间长久,这在封建帝王当中,确实是不多见的,成为中国历代皇帝的典范。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