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药膳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药膳史话 > 正文
  • 药粥史话

  • 来源:东方药膳 作者:邢南斌 时间:2013-04-28 08:23:00
  • 核心提示: 汉代名医张仲景在临床上对药粥的应用,颇多见地,如在他的《伤寒论》一书中,就强调在服桂枝汤后,需饮热粥以助药力。《本草蒙筌》称赞说:“粳米,伤寒方中,亦多加入,各有取义,未尝一拘。少阴症,桃花汤每加,取甘以扶正气也;竹

      汉代名医张仲景在临床上对药粥的应用,颇多见地,如在他的《伤寒论》一书中,就强调在服桂枝汤后,需饮热粥以助药力。《本草蒙筌》称赞说:“粳米,伤寒方中,亦多加入,各有取义,未尝一拘。少阴症,桃花汤每加,取甘以扶正气也;竹叶石膏汤频用,取甘以益不足焉”。由此可见,善用粳米,且多妙义,实为应用药粥的先驱。

      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和《千金翼方》中,有“食治”专节,收集了民间用“谷皮糠粥”防治因缺少二种维生素所致的脚气病;“羊骨粥”温补阳气;“防风粥”去四肢风等药粥方。
      宋代对药粥治病十分重视,并在官方编纂出版的《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中,记有许多药粥方。如《太平圣惠方》中有“食治门”,选列中风、水肿、咳嗽、脚气,以及补益虚损、脾胃气弱不下食的小儿、妊娠、产后等二十七类中,共载有药粥129方。又如《圣济总录》记述了,当时民间及医家所献医方结合“内府”所藏的秘方汇编而成。

      元代药粥在宫廷王室里已颇受欢迎。元代宫廷御膳太医忽必慧编写的《饮膳正要》,其中有不少滋补强身、延年益寿和防治疾病的药粥方。如用于“补脾胃、益气力”的“乞马粥”,其实就是用羊肉同粱米煮成的稀粥。医药史称之全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为“脾胃论”的创始人,看病用药每多主张健脾养胃。在药粥疗法有所研究的孟诜《食用本草》记有28个常用的药粥方。此外,邹铉在宋代陈直《养老奉亲书》共录药粥77方。

      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有药粥62方,并列出专节作了论述,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周王朱楠的《普济方》,为汉唐以来最大的一部方书,书中收录了药粥180方,并对每一种药粥作了系统的介绍。明代开国元勋刘伯温的《多能鄙事》也记有药粥30方,戏曲家高谦的《遵生八笺》中收录了药粥38方……由此可见,明代应用药粥治病已十分普及。
        清代药粥疗法又有了进一步发展,黄云鹤的《粥谱》,收录了粥方247个,这是目前记载粥方最多的一份史料。他将所有的粥方分为谷类、蔬菜、水果类、植物类、卉药类、动物类等,简述了每一粥方的功用与主治。曹庭栋总结前人经验和自己的体验,选录了适合老人养生治病的药粥100方,在他的《老老恒言》中,将药粥分列为上、中、下三类。清代名医吴翌风的《灯前丛录》一书中,将自己多年用药粥治病的临床经验,名为《粥神仙》。此方用糯米lOOg,放人砂锅中加水煮沸后,加生姜5-7片(约6~9g),连须葱白5~7根(约6~9g),待粥熬熟后加醋lO-15mL,趁热食之,然后睡觉盖被出微汗为度。此药粥对风寒感冒、暑热头痛,以及胃寒呕吐等症,疗效显著。他还写了一首《神仙粥》的歌诀:“一把糯米熬成粥,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平安”。费伯雄《食鉴本草》还按风、寒、暑、湿、燥、火、气、血、阴、阳、痰等类,共载药粥29方。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养生学家曹慈山写有《粥疗歌》,更是惟妙惟肖,浅显易懂。歌词是:“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莲子粥”);若要皮肤好,大米煮红枣(“红枣粥”);气短体虚弱,粥里放加山药(“山药粥”);心虚气不足,桂圆煨米粥(“桂圆粥”);要治口臭症,荔枝粥除根;清退高热症,煮粥加芦根(“芦根粥”);血压高头晕,胡萝卜粥灵;防治脚气病,米糠煮粥饮(“糠皮粥”);肠胃腹泻症,胡桃米粥炖(“胡桃粥”);头昏多汗症,煮粥加苡仁(“薏仁粥”);便秘补中气,藕粥很相宜;夏令防中暑,荷叶同粥煮(“荷叶粥”);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芹菜粥”)。

        时至今日近代已故名医张锡纯,以“山药粥”为主,创制了“珠玉二宝粥”、“三生粥”、“薯蓣半夏粥”等给病人治病。已故中医浦辅周氏,应用民间治疗疯犬咬伤中毒的“芝麻根皮粥”颇有效应。方用芜花根皮不拘多少,与糯米一杯,入铜器加水煮成粥,空腹食之。浦老说:“此方是经验方,我亦用有效”。全国著名老中医岳美中,他根据清代陆定圃《冷庐医话》中的“黄芪粥”来治水肿,并自拟“复方黄芪粥”,应用于慢性肾炎,收到很好的疗效。另外,岳老还说:“莲籽、芡实粥治疗遗精和泄泻;扁豆红枣粥专补脾胃”。

        民间食药粥有这样经验:春天吃菜粥,夏天饮绿豆粥,秋天喝藕粥,冬天吃腊八粥、羊肉粥。过去北京前门外有一专售荷叶粥的小店,每天早晨有很多肥胖人排队购买,北京中医研究院沈仲佳老中医,早年在上海时,见民间小食店有羊肉粥出售,吃后,他深有体会的赞道:“羊肉粥价廉而味美,此平民冬日之食补妙品,体弱之人日进一瓯.不稍间断,开胃健力,得益匪浅”。
        至于全国的药粥,名目繁多,风味独特,如“猪骨粥”、“生菜粥”、“八宝粥”、“糯米麦粥”、“红枣粥”、“生姜粥”、“玉米粉粥”、“胡萝卜粥”、“莲籽粥”、“绿豆粥”等都是民间广为流传至今风味独特的健身益气、不老延年的营养佳品。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