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汤的雅称来源于一个传说故事。
清仁宗嘉庆(公元1796一1821年在位)年间,湖南益阳住着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后代郭氏一家。郭氏的长子郭信拥有一身好武艺,年轻力壮时就从军,在随军征战中立下了许多功劳,官升兵部侍郎。
升官后,嘉庆皇帝特许郭信回家探亲,娶了个美丽贤淑的妻子叫玉兰,两人相亲相爱,甜甜蜜蜜。后来郭信离湘,赴京上任,玉兰留在益阳的家中,照顾郭信年迈的双亲。平时夫妻二人虽然不常见面,但玉兰常托人带一些家乡的土产给郭信,所以恩爱之情并不衰减。
有一年冬天,益阳竹笋大丰收,玉兰就将竹笋晒干,捎往京城。郭信在京城的家中用笋干煮食烧汤,正欲食之:恰逢门外来报:“皇上驾到!”
话音刚落,嘉庆已经踏入郭信前屋;只见他鼻子嗅了嗅,便道:“郭爱卿,什么好吃的?别藏着了,也让朕尝一尝吧!”
郭信不好意思地说:“这是微臣家中媳妇玉兰捎来的竹笋,微臣只草草地将其切片,煮成汤喝,哪能跟皇宫里的汤相比呀?”
嘉庆坚持要尝,郭信只好端了上来。嘉庆尝了一口,发现滋味鲜美,海夸了一阵,然后才与郭信谈正事。临走时,嘉庆还对刚才喝的那道汤恋恋不舍,郭信忙把未煮过的笋干让随行太监带回宫。
嘉庆点点头道:“这汤既然是爱卿之妻玉兰的笋干所制,以后就管它叫‘玉兰片汤’吧。”从此,“玉兰片汤”这一雅号就不胫而走,名扬天下。制作流程原料:冬笋片,金华火腿骨,水发冬菇,香肠,精盐。
做法:
1.各物洗净,注清水于锅中,煮沸后放入冬笋片及火腿骨,大火煮沸后转慢火煲1小时。
2.冬菇、香肠切片,放入笋汤中再煮20分钟,加盐调味即成。
成品特点:滋味鲜美,回味无穷。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