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药膳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药膳史话 > 正文
  • 猪苓汤巧用治泄泻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 时间:2009-06-08 15:37:00
  • 核心提示:  猪苓汤方出自《伤寒论》,原治阳明热病经治疗后余热留扰,气化失司,水热互结,阴液受损之水气病。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泌尿系疾病的治疗。笔者在辨证的基础上,将其活用于治疗泄泻,亦颇有效验,现举例介绍如下。  病案:患者,男

      猪苓汤方出自《伤寒论》,原治阳明热病经治疗后余热留扰,气化失司,水热互结,阴液受损之水气病。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泌尿系疾病的治疗。笔者在辨证的基础上,将其活用于治疗泄泻,亦颇有效验,现举例介绍如下。

         病案:患者,男,5岁,泻黄色水样大便一周。曾先后服藿香正气液、庆大颗粒等,效不显,遂改用静脉输液以消炎、补液,仍泄泻不止。证见泄泻如水注,粪色深黄而臭,日十余次,口渴,纳呆,精神疲倦,无泪多啼,舌光绛无苔,脉弦细数。查血象、大便均正常。本证多起于湿热泄泻,由于泻下无度,水液耗损,阴津受劫,‘津伤液脱,故精神疲倦,无泪多啼,胃阴伤则口渴引饮,阴亏津竭故见舌光绛无苔。细参脉证,揆度病机,为水热互结,下渗于大肠。证属湿热泄泻伤阴,治宜清热除湿,育阴止泻。乃径效医圣张仲景养阴清热利水之猪苓汤方立法。既使利水不伤阴,滋阴不助邪,邪正兼顾,庶无差忒。处方:猪苓15克,阿胶l3克(烊化),茯苓、泽泻各12克,滑石、牡蛎各20克。水煎分3次服。服l剂后泻减,舌上津回,守方加麦冬10克,五味子3克,太子参12克。连服3剂,诸症俱除。

         按:方中猪苓、茯苓淡渗利水,阿胶昧甘性平为血肉有情之品,与利水之猪苓、茯苓、泽泻合用,则功在滋阴润燥。今该患儿泄泻伤阴,特用阿胶以滋之,是滋养无形以行有形也,使水去则热无所附,津复则151渴亦止。滑石、泽泻利水清热且不阴。加牡蛎以摄阴气,麦冬、五味子、太子参以增强滋阴固涩之功。阴亏而利小便,是根据气化的关系而设。阴伤则不化,致湿潴留,真阴不生。而扶阴利水则能祛其水湿,使气化得复,津液得回,则泄泻自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