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药膳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药膳史话 > 正文
  • 可粮可药话红薯

  • 来源:《中国医药报》 作者:博恩 时间:2007-02-02 16:46:27
  • 核心提示:  1963年,在红薯传入我国370年之际,郭沫若专门写了《满江红》一词,以示纪念。词曰:“我爱红薯,小时候,曾充粮食。明代末,经由吕宋,输入我国。370年一转瞬,10亿多担总额。一季收,可抵半年粮,超黍稷。原产地,南北美。输入者,

      1963年,在红薯传入我国370年之际,郭沫若专门写了《满江红》一词,以示纪念。词曰:“我爱红薯,小时候,曾充粮食。明代末,经由吕宋,输入我国。370年一转瞬,10亿多担总额。一季收,可抵半年粮,超黍稷。原产地,南北美。输入者,华侨人。陈振龙,本是福州原籍,挟入藤篮试密航,归来闽海勤植,此功勋,当得比神农,人谁识?”郭老在词中不仅叙述了红薯传入我国的经过,而且赞颂了陈振龙父子在引入和推广红薯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

      红薯不仅是甜香可口的美食,还是一种祛病益寿的良药。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薯性味甘平,具有补脾胃、养心神、消疮肿之功,适用于湿热黄疸、血痢、便血、便秘等症。《本草纲目拾遗》说,红薯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金属传习录》说,红薯有六大药用价值:治痢疾和泻泄;治酒积和热泻;治湿热和黄疸;治遗精和白浊;治血虚和月经不调;治小儿疳积。《陆川本草》说,红薯能生津止,治疗热病口渴。《本草求源》载,红薯可凉血、活血、宽肠胃、通便秘、去宿淤脏毒、舒筋络、止血热,产妇最宜。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红薯中含有大量的多糖蛋白,属于胶原和黏液多糖类物,对人体有特殊的保护作用,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动脉血管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还能防止肝脏和肾脏中结缔组织的萎缩,保护消化道、呼吸道。我国医学专家对广西西部百岁长寿老人集中的村落进行调查发现,长寿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吃红薯,并且每天都吃。

      有人说吃红薯容易使人发胖,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实际上,红薯不仅不会使人发胖,而且还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我们知道,100克大米约含365千卡热量,而100克红薯仅含123千卡热量,仅相当于同质量大米所含热量的1/3。此外,红薯的饱腹感强,不易造成过食。同时,红薯具有阻止糖类转化成脂肪的特殊功能。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