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一个适宜出汗的季节。在炎热夏季,人体的阳气是外达的,适当出汗有利于健康,可以增强新陈代谢和排毒的功能,因此,老年人不应该因为怕热、怕出汗而整天呆在空调房里。什么才叫做“适当出汗”呢?正确的出汗状态,应该是上半身有微微汗出,人体感觉是清爽的;汗液不会像流水一样滴下来,且人在出汗后不会感觉疲惫,汗液不会又黄又臭,身上也不会有酸臭的异味。
老年人不宜“汗流浃背”
有的老年人年纪大了,身体比较虚,有时候甚至冒不出汗来,于是他们就会觉得能够出汗的老年人身体是比较好的。到底“出汗”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倘若平时安静状态下不易出汗,在轻度有氧运动后微微出汗,则是比较健康的表现;如果在炎热天气中或大强度的运动后都不出汗,或是坐着喝杯温水也会满头大汗,都不是正常的状态。
由于老年人一般运动量较少,因此“汗流浃背”对他们来说肯定是不合适的。正常的微微汗出有通畅经络的作用,但如果像青壮年一样,流汗像流水似的,这样对老年人来说就会伤精耗气。特别是老年人在出汗后感觉疲惫和口渴,就说明阳气已经受到损伤。
中医茶饮来“收汗”
即使处于同一个温度和环境之下,有的人就是比别人出的汗多,有什么方法能使他们“收”一下汗呢?
首先要说的是饮茶养生的针对性问题。现在很多老年人都会喜欢自己泡茶随身带着。其实不同的茶饮也是有适应症的,不能一概而论。像淡盐水,泌尿系统不好、肾功能下降、需要限盐的人都不宜喝;而柠檬水的性能是酸收的,气郁、舌苔厚的人都不适合;至于很多人都喜欢泡的花旗参茶有补气之效,而那些体质偏凉和寒性的人都是不能喝的,要改用生晒参泡茶;还有很多老年人喜欢用枸杞菊花泡茶,可以清肝清热明目,但阳虚者并不适合。
不正常的汗多需要根据体质来进行分类。一般而言,汗出得多的人有三类体质:
气虚体质
即气虚卫表不固,稍微一动就大汗淋漓,且汗出清冷,汗液像清水一样,没有异味,甚至有的人流出来的汗是不成的,还伴有感觉疲倦、气短。
气虚:黄芪10克、白人参(生晒参)5克、五味子2克、浮小麦15克。煮水代茶饮,有益气固表之用,能调理体质、改善汗出。
湿热体质
即湿热蕴蒸,表现出来汗液略带黏稠,有很重的酸臭味,有的汗甚至是黄色的,会染到衣服上。
湿热:荷叶5克、淡竹叶5克、薏苡仁15克。可解暑热、清心利尿,改善湿热体质。
阴虚体质
特点为手心和脚掌出汗多,伴有心烦失眠、容易口干、眼干。
阴虚:乌梅5克、生甘草5克。可以酸甘化阴,敛降虚火,改善阴虚火旺引起的口干、眼干、心烦失眠、口腔溃疡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