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疗”历史溯源
来源: 作者:丁丁 时间:2014-05-30 19:31:09
核心提示: 茶疗始于神农氏,《神农本草经》作为迄今为止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记载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是中国对茶疗的最早记载,当然,这里所说的茶并
茶疗始于神农氏,《神农本草经》作为迄今为止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记载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是中国对茶疗的最早记载,当然,这里所说的茶并不是我们所说的红茶、绿茶,而是药茶合一的中药茶。
早在4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采摘野茶煎汁治病,后来发现饮茶可增进人体健康,便“煮作羹饮”,使茶逐步由药料变为饮料。东汉名医华佗就说过“苦茶久食益思意”的话。唐朝陈藏器《本草遗》曰:“止渴除疫,贵哉茶也……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梁代陶弘景也说:“久喝茶可以轻身换骨”。明代顾元庆在所著《茶谱》中,对茶叶的功用更是作了全面叙述:“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烦去腻。”
至明清时期,茶疗之风盛行,药茶的内容、应用范围和制作方法等不断被更新和充实。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便诞生了“古方茶疗”第一人石潭秋。其在家乡羊楼洞创立“芝元堂”做起茶疗生意,在当时久负盛名。而今,经过四百多年的沉淀,芝元堂已将古方茶疗推向了全世界。从编撰出版的《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可以看出,药茶已成为清代宫廷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清宫御医为慈禧和光绪所拟药茶体现了当时的较高水平。
几千年来,通过各种实践,人们逐步了解到茶具备了27种药用功效:安神除烦、少寐、明目、清头目、下气、消食、醒酒、去腻、清热解毒、止渴生津、祛痰、治痢、疗疮、利水、通便、祛风解表、益气力、坚齿、疗肌、减肥、降血脂、降血压、强心、补血、抗衰老、抗癌、抗辐射。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这些都是人体必须摄取的营养物。茶叶还含有极丰富的矿物质,特别是在其他食物中含量少的元素,如铜、铁、氟、锰、锌、钙等。此外,茶中含的药物成分也相当丰富,如咖啡碱、茶单宁、维生素P等,特别是咖啡碱,它是一种血管扩张剂,能加快呼吸,提高肌体的代谢能力,但并不加快心跳次数,也不增高血压。咖啡碱与茶单宁协同作用,可防止中老年人体内胆固醇的增高,有防治冠心病的作用。另外,茶叶能使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有防癌、抗癌的效应,有延缓或防止脂质斑块形成的作用;茶碱还具有胸腺素的作用,可以诱导T淋巴细胞成熟;茶叶中富含的咖啡因、儿茶精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鞣酸不但有收敛、抑菌、消炎的作用,而且有抗老化作用。
饮茶能长寿,如能选用一些滋补强身的药物与其配伍则效果更佳。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总结出了不少具有延年益寿的药茶方,这些药茶方大都选用的是味甘性平的滋养强壮药与茶叶配伍,因此有补益肝肾、气血、协调阴阳、保精养神、益智等作用。如能适量服用,将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