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药膳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药茶 > 正文
  • 麦蝉草枣茶用于小儿夜啼证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 时间:2009-03-06 08:59:00
  • 核心提示:  【组成】淮小麦15克,大枣6克,炙甘草、蝉衣各3克。  【功用】补益心脾,定惊安神。  【主治】用于心脾气弱,心肝血虚,神魂失养而致的小儿夜啼证。  【制法】上药捣为粗末,置于热水瓶中,冲入适量沸水,盖闷30分钟左右。
      【组成】淮小麦15克,大枣6克,炙甘草、蝉衣各3克。

      【功用】补益心脾,定惊安神。

      【主治】用于心脾气弱,心肝血虚,神魂失养而致的小儿夜啼证。

      【制法】上药捣为粗末,置于热水瓶中,冲入适量沸水,盖闷30分钟左右。频频饮用,于1日内饮尽。

      【宜忌】本方味甘助湿,故痰湿中阻或痰热内扰,或食滞不化者不宜服用。

      【按语】小儿夜啼多见于婴儿,一般辨证多从脾脏虚寒、心经积热和暴受惊恐三方面入手。但细辨之,不尽如此,如《保婴撮要·夜啼》就列13证12方之多。从本方组成分析,当适合于脾胃气虚,心肝血虚,且伴有心肝郁热者。盖心主血而藏神;肝藏血而藏魂;脾主运化而生气血。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乏源,气血不足则心肝失于滋养,阴阳失调,虚热内生,而导致神魂不能守舍,夜啼由此而生。本方由《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加味而来,方中淮小麦味甘,性凉,既能益心气养心阴,又能清心火除心烦。炙甘草甘平,归心、脾、肺经,能补脾气、益心气。大枣甘温,归脾、胃经,入脾则补中益气;入心则养血安神。蝉衣甘寒,入肝、肺经,能凉肝定惊,是治疗夜啼之要药,如《本草纲目》说它治“小儿噤风天吊,惊哭夜啼”。四味甘药配伍,不仅有益气养血、宁心安神之效,还具有缓急定惊之功。所谓“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