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药膳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食疗新章 > 正文
  • 健脾补肾说板栗

  • 来源:保健时报 作者: 时间:2010-05-17 07:48:00
  • 核心提示:  板栗,冠有“干果之王”、“山中药”和“树上饭”等美名,并且与枣、柿并称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宋朝苏辙对板栗的食疗功效深有体会,有诗赞道:“老
        板栗,冠有“干果之王”、“山中药”和“树上饭”等美名,并且与枣、柿并称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宋朝苏辙对板栗的食疗功效深有体会,有诗赞道:“老去自添腰脚病,与翁服栗旧传方,来客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南宋陆游也写有一首食板栗疗体衰的诗:“齿根浮动欲我衰,山栗炮燔疗夜饥。”清代慈禧太后喜食板栗,御膳房用上等板栗,精心加工,配上冰糖,蒸成栗子小窝头供其享用。慈禧一生体健,皮肤润泽,与她常食板栗是分不开的。
    板栗味甘、咸,性温。素以果形玲珑、色泽鲜亮、果仁丰硕、清香甘甜和营养丰富而深受人们的青睐。我国历代医家均把板栗看成是益气、健脾、补肾、强身的滋补佳品。汉朝医学家陶弘景说:“栗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生食治腰、脚不遂。”
         现代医学认为,板栗不仅含有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而且板栗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的患者有调养之功,老年人常食还可抗衰老。
         栗子的食用方法颇多,不论生吃,还是炒、炖、蒸或配人菜肴而食,都各有风味。民间用栗子的食疗方颇多,现介绍几则如下。   
         栗子粥  栗子肉50克,粳米100克,煮粥,熟后加适量白糖调味。每天食用1次,可补肾虚、壮筋骨,适用于腰膝酸软、无力等症。
         栗子糊  栗子适量,去壳和皮后研粉,并煮成糊,加适量白糖调味,每天酌量喂食婴幼儿,可健脾止泻,适用于婴幼儿腹泻。栗子红糖 栗子8枚,去壳和皮,加水煮沸后,加入红糖10克,煮熟后吃栗子喝汤,每晚睡前服食,连服2~4周。有健睥补肾的功效,适用于病后体虚,四肢酸软无力者。
      栗子红枣 10枚,红枣10枚,瘦肉100克(洗净、切成小块),生姜3片,共煮熟后加少许盐、味精调味。每日食用1次,有益气补肾之功效,适用于老年人气虚咳喘。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