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系感染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包括尿道炎、膀胱炎和肾盂肾炎,属中医“淋证”、“腰痛”等病症范畴。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可分为湿热、血热、气虚、阴虚、脾肾两虚等证型。治疗期间饮食上配合用一些药膳,能更好地提高疗效。
药膳类
1、益肾粥
配方:猪腰1个,冬葵叶100g,粳米5009。
制法:将猪肾洗净细切备用。先煎冬葵叶取汁,后入猪肾及粳米,煮作粥。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温热服食。功效:补益脾肾,利尿通淋。
2、粟米粥
配方:粟米100g。
制法:粟米加水煮粥服食。
用法:作早晚餐服食,可连服1~2个月。功效:补益脾肾,淡渗利水。
3、芹菜煲淡菜
配方:淡菜15g,鲜芹菜60g。
制法:淡菜加少量水先煮熟,然后加入芹菜共煲,食时加入调味品即可。
功效:养阴平肝,清热利水。
4、海参肉片汤
配方:海参100g,猪肉100g。
制法:先将海参水发,猪肉切片。二者共人锅内加适量盐、味精等,煮汤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功效:养阴清热。
5、黄芪粥
配方:生黄芪30g,粳米100g,陈皮末1g。制法:生黄芪、陈皮末煎取浓汁,人粳米同煮,粥成时用白糖调味即成。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功效:益气化湿。
6、参芪益气猪腰
配方:猪腰1个,黄芪30g,人参10g,车前子10g(包)。
制法:先将猪腰剔去筋膜,洗净入锅,加参、芪、车前子及清水适量,炖至猪腰熟透,待冷,切片装盆,浇调料即成。
用法:可随意食之或佐餐食之。功效:益气补肾,健脾利尿。7、参芪冬瓜汤
配方:党参15g,黄芪20g,冬瓜50g。
制法:将党参、黄芪放沙锅内,加水煎煮15分钟,去渣取汁,入冬瓜片,继续煎煮至冬瓜熟,调味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益气利尿。
8、白茅根煲黄鳝
配方:白茅根30g,黄鳝1条(约250g)。制法:黄鳝去杂洗净切段,与白茅根共煲汤。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凉血清热,利尿。
9、藕节冬瓜汤
配方:藕节100g,带皮冬瓜200g,
制法:冬瓜切块,与藕节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取汁即可。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服完。功效:清热通淋,利湿止血。
10、小蓟炖肉
配方:小蓟草1O0g,瘦猪肉250g。制法:猪肉切块,与小蓟草共放锅内,加水及盐、料酒等适量,一起炖煮至肉熟烂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清热凉血,利尿通淋。
11、茅鞭赤豆粥
配方:鲜茅根200g,赤豆200g,粳米200g。
制法:鲜茅根加水煎,去渣取汁,人赤豆、粳米一同煮粥食用。
用法:每日1剂,分3~4次服用。功效:利尿通淋,清热凉血。
12、车前蕺菜汤
配方:车前草60g,鲜蕺菜60g。
制法:上二物以适量水煎汤,加调料饮服。
功效:清热利湿,通淋解毒。
13、银花蒲公英粥
配方:蒲公英60g,金银花30g,粳米50一lO0g。
用法:每日1剂,分2次饮服。
制法:先煎蒲公英、金银花,去渣取汁,再入粳米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2-3次,稍温服食,3~5日为1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
14、地藕葡萄膏配方:鲜藕汁250mL,葡萄汁250mL,生地200g,蜂蜜适量。
制法:将生地发透,再加水煎煮,20分钟取煎液1次,共3次,然后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较稠黏时,掺入藕汁、葡萄汁,继续熬成膏状,至沸停火,稍温后加入蜂蜜,待冷装瓶备用。
用法:每132次,每次1OmL。功效:清热养阴,凉血。
15、利尿黄瓜汤
配方:黄瓜30g,薷蓄15g,瞿麦l0g。
制法:蔫蓄、瞿麦水煎,去渣留汁,将药汁重新煮沸,汆人黄瓜片,加调料,置冷后即可食用。
用法:每日1剂,佐餐食用。功效:清热利尿。
16、薏仁绿豆汤
配方:薏仁30g,绿豆30g。
制法:二者洗净放锅中加水同煎,至绿豆烂时加少许白糖调服。
用法:每日1次,分2次服完。连服一周。功效: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患了泌尿系感染的病,除了用药膳进行饮食调理外,用药茶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饮料类
黄芪茅根饮
配方:生黄芪30g,白茅根30g,肉苁蓉20g,西瓜皮60g。
制法:上四味洗净放在沙锅中,加水适量煎煮成浓汁,加适量白糖调味。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功效:益肺温肾,利尿通淋。枸杞袄苓茶
配方:枸杞子50g,茯苓1O0g,红茶适量。制法: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粗末备用。^
用法:每日1剂,每次取粗末10g,加红茶适量,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健脾益肾,利尿通淋。
藕童饮
配方:鲜藕汁1OOmL,白蜜30mL,生地黄汁60mL。
制法:将上三汁混合,微火煎煮10~15分钟。
用法:每日4次,每次1OmL,徐徐咽之,连服3日。
功效: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