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将皮肤干燥称为“风瘙痒”。本病发生原因多由于湿热内蕴、外感风邪、搏于肌肤;或因素体血热,而生风作痒;或因血虚风燥,肌肤失养所致。本病无原发皮损,仅有皮肤瘙痒,夜间更甚。瘙痒使人烦躁,影响食欲、睡眠。该病与膳食关系非常密切,可根据辨证分型,制订食疗方案。
血热生风型
凡体质不能耐受而食入酒酪鱼腥、温热辛辣之食物,则血热内蕴,热盛生风,风盛则痒,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先限于一处,继而蔓延到周身,遇热尤甚,患处肌肤色红,并有口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等症状,宜食用清热凉血、祛风去湿的食物。
薄荷绿豆藕
[原料]:鲜藕300克,绿豆20克,鲜薄荷叶2克。
[制法]:将鲜藕洗净去皮,绿豆煮烂后装入藕孔内,将藕煮熟切片装盘,最后将鲜薄荷叶洗净切碎,撒在上面,加适量糖、盐、醋,凉拌后食用。
[特点]:藕性味甘、寒、可清热凉血,健脾开胃。绿豆甘、凉、可清热解毒。薄荷辛凉,可清热解表、祛风止痒。三者相互配合可起到清热凉血、祛风止痒、健脾润肤的作用。
银花茅根薏仁粥
[原料]:金银花3克,白茅根15克,薏苡仁200克。
[制法]:先将金银花、白茅根煎煮20分钟,去渣留汁,纳入生薏苡仁,煮至烂熟成粥后食用。
[特点]:金银花甘寒,可清热解毒。白茅根甘、寒,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除湿作用。薏苡仁性味甘、淡、凉,可清热利尿、健脾除湿,若平日喜食肥甘厚味、辛辣食物的皮肤干燥瘙痒者,宜常食本品,以达清热祛湿的目的。
气血虚弱型
患者因表虚不固,而风寒外邪,乘隙而侵入,由于气血虚弱,内不能疏泄,外不能透达,以致郁于肌肤之间,使皮肤干燥瘙痒,表现为瘙痒不绝,揩之脱屑,每遇风、寒时,病情加重,但无原发皮损。患者面色无华,舌淡苔薄,脉细、弱沉。宜食用祛风散寒、补气养血之物。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