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药膳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食疗新章 > 正文
  • 药膳未必善

  • 来源:健康报 作者: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祝建材 时间:2009-04-21 08:39:00
  • 核心提示:  药膳的主要原料之一是中药。在4000余种常用的中药中,有500多种可作药膳原料。其中使用较安全且味道可口香鲜的大约有60味,如人参、鹿茸、山药、杜仲、茯苓、当归、沙参、陈皮、珍珠粉、冬虫夏草、决明子、天冬、丁
      药膳的主要原料之一是中药。在4000余种常用的中药中,有500多种可作药膳原料。其中使用较安全且味道可口香鲜的大约有60味,如人参、鹿茸、山药、杜仲、茯苓、当归、沙参、陈皮、珍珠粉、冬虫夏草、决明子、天冬、丁香、黄芪、白芍、党参、枸杞子、甘草、麦冬、熟地、灵芝、天麻、首乌等,这些药材均以植物药为主。

      中国传统的药膳绝不是食物与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辨证配膳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的一种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用以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食品。中医对药膳有着严格禁忌,主要包括药物配伍禁忌、药膳与食物配伍禁忌、食物配伍禁忌和疾病忌口等,如不具备医药常识而盲目制作或食用药膳进补,难免会误入歧途。因此在应用时须注意食疗中药的性味、药膳的宜忌、选料与加工、烹调方法等,并要掌握药膳应用的几个基本原则。

      根据体质   辨证施膳

      中药药性有寒、凉、温、热之分,要根据不同人的体质或病情来科学选用。一般来讲,温性、热性的食疗中药,如生姜、大葱、红枣、核桃、羊肉、小茴香等,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的作用,适合于偏阴质的人或寒证、阴证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畏寒、乏力、易出汗、记忆力差、腰酸膝软、胃寒、便溏、性功能较差等。凉性、寒性的食疗中药,如绿豆、藕、西瓜、梨、荸荠、马齿苋、菊花等,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适用于偏阳质的人或热证、阳证的患者,临床表现为怕热、易兴奋、多汗易口渴、咽干舌燥、便秘、尿赤等。

      优选药材   科学烹制

      烹制药膳的药材首先要新鲜、优质、洁净,为保证药膳疗效,还应对药材与食物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如切片、粉碎等,有的则需按中药炮制的要求进行炮制加工,以减其毒性或副作用。一般食用中药以及无不适气味的中药,可与食物一起烹制,若药物较多或有明显不适气味,可用纱布将药物包好,再与食物一起烹制,药性即进入食物或汤里,服食时要将药渣去除。也可先将中药煎煮,滤取药汁,去渣后,再在食物烹调过程中加入药汁,以减少对食物营养和有效成分的破坏。

      药膳虽好   适可而止

      有人认为中药毒性小或无毒,买回一把小茴香就炒着吃,抓上一把枸杞就煮粥,拿上几根人参就煨汤,这样做是不正确的,也是很危险的。中药是很讲究用量的,量大量小直接关系着药效。不分剂量,盲目使用,会引起严重后果。有人一次用20克人参煨汤,服用后导致脑溢血,这样的教训屡见不鲜。“饮食有节”是中医重要的养生保健原则,药膳食疗同样应适量而有节制,不可急于求成。应根据自身状况,经常少量服食,持之以恒,久之定能收效。值得注意的是,药膳虽有不少好处,但其针对性和治疗效果远不及药物,只有两者配合应用,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更好效果。

      四季五补   因时制宜

      中医治疗疾病讲究“三因制宜”,同样药膳也应讲究因时制宜即四季五补。春天万物复苏,五脏属肝,适宜升补;夏季分初夏与长夏,初夏天气已热,五脏属心,宜于清补,长夏天气炎热,五脏属脾,宜于淡补;秋季天气凉爽,五脏属肺,宜于平补;冬季气温寒冷,五脏属肾,宜于温补。如果违背这一自然规则,也会影响到补益效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