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四季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四季食疗 >  > 正文
  • 长夏湿气最盛食疗宜养脾胃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 时间:2009-03-05 09:15:00
  • 核心提示:  时值长夏。长夏即夏至至处暑五个节气,面临夏秋之交,阳气尚盛,雨水日多,湿热交蒸,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  湿气重的环境最容易影响人体健康。湿气对人体影响在于:轻者令人疲倦乏力、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就是

      时值长夏。长夏即夏至至处暑五个节气,面临夏秋之交,阳气尚盛,雨水日多,湿热交蒸,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

      湿气重的环境最容易影响人体健康。湿气对人体影响在于:轻者令人疲倦乏力、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就是所谓湿困;重者可使人出现明显病症。

      常见湿热症主要有感冒引起的湿热证、脾胃湿热证、膀胱湿热证、风湿病湿热证等。临床常见发热、咽痛、食慾不振、口干、胸闷、呕吐、恶心、脘腹痞满、头身困重、便溏泄泻、面黄、小便黄浊、白带黄多、关节酸痛红肿、屈伸不利等。

      即使湿热不重,此季节亦易见胃肠消化功能减退,如食慾不振、困倦乏力、胸闷不适等。预防措施首先应注意饮食,做到饮食清淡,少食多餐,及时补充水分;其次要睡眠充足,使大脑和机体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养神健身。

      中医认为,脾为湿土之脏,主运化,胃为水穀之海,主受纳,湿土同类相招,同气相求,终归脾胃,故临床多以脾胃为病变中心。虽湿气伤人致病,四季均可发生,但以长夏居多。所以长夏季节因湿邪困脾,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纳运失司,易出现脾胃疾病,如出现脘痞腹胀、食慾减退、泄泻等。

      长夏可多食化湿之品,如茯苓、荷叶、生姜等,同时注意保养脾胃的功能。要防止湿热侵袭,可进餐具清理湿热的食疗,如用薏苡仁、土茯苓煲猪肉汤;或白茅根加车前草煲猪肉汤;用赤小豆、薏苡仁、绿豆煲汤或煮糖水食,都有祛湿清热的功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