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四季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四季食疗 >  > 正文
  • 长夏药膳助健康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5-07-16 00:00:00
  • 核心提示:  长夏是指夏季末,夏秋之交的多雨季节,大约是在阴历七月左右。在我国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既炎热又多雨,空气中湿度很大。湿为长夏主气,人体的脾脏与之相应,古人指出“长夏防湿”。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
      长夏是指夏季末,夏秋之交的多雨季节,大约是在阴历七月左右。在我国不少地方尤其是南方,既炎热又多雨,空气中湿度很大。湿为长夏主气,人体的脾脏与之相应,古人指出“长夏防湿”。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由于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损,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气机不畅。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甚至水肿。因此,在长夏季节里,饮食应以清热祛湿、健脾为主。在日常生活中,除食用绿豆芽、小白菜、苦瓜之类的清热食物外,还要吃些薏苡仁、芡实、赤小豆、茯苓等利水渗湿的食物。下面的药膳可供您参考选用。

      【五汁清炖鸭】
      原料:藿香叶6克,荷叶6克,薄荷叶3克,枇杷叶6克,佩兰叶6克,鸭子1只。
      制法:将鸭子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用纱布装上五味药物,加水适量,文火炖熟,加入调料,食肉喝汤。
      特点:本菜肴具有醒脾和中、芳香化浊的作用。藿香叶、荷叶具有芳香化湿、醒脾和中之作用。薄荷叶、枇杷叶轻清宜透除热,又兼配佩兰叶渗利除湿;鸭肉甘、平,可养胃滋阴、利水消肿、助药利湿。

      【薏苡仁红枣粥】  
      原料:薏苡仁50克,红枣5枚,粳米100克,白糖少许。
      制法:将薏苡仁、粳米淘洗干净,先将薏苡仁加水煮,后将粳米加入锅内,最后加入红枣,用文火慢慢熬煮成粥,加入少量白糖调服。
      特点:薏苡仁味甘淡清凉,具有祛暑湿、利尿作用,微寒而不伤胃,益脾而不滋腻;红枣性甘温,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的功用;粳米甘平、健脾和胃。三者配合,使此粥性味平和,便于消化吸收,可以长期食用。

      【藿香芦根饮】  
      原料:鲜藿香10克,鲜芦根30克。
      制法:将藿香、芦根洗净切碎,加入适量的水,煮开即可。
      特点:本品能芳香化湿、清热利尿。藿香辛温发汗、芳香化浊;鲜芦根清热解毒、利尿祛湿。

      【荷叶饭】
      原料:薏苡仁50克,莲子15克,粳米250克,鲜荷叶3张,扁豆30克,白豆蔻10克,杏仁20克。
      制法:先将粳米掏净,放入开水锅里煮七成熟,捞入盆内,拌入适量白糖。把以上诸料放在荷叶上,再将粳米放在上面,将荷叶包好,上笼蒸熟。取出扣入盘中,再撒上胡萝卜丝和小葱等,分次服食。
      特点:本品具有健脾燥湿、利尿消肿的作用。薏苡仁、扁豆、莲子可健脾祛湿热,豆蔻、荷叶、杏仁芳香化湿,粳米养胃气。此饭色香味俱美,为长夏时节中常用的食疗方。

      长夏的湿邪最易伤脾,因此长夏的饮食不仅宜清淡少油腻,还需以温食为主。元代著名养生家丘处机主张长夏饮食应“温暖不令大饱,时时进之……其于肥腻当戒”。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不少人有长夏吃辣椒的习惯,这是因为吃辣椒可促使人排汗,在闷热气候里可增添凉爽舒适感。吃辣椒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食欲,但阴虚体质、脾胃有病的人不宜食用。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