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四季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四季食疗 >  > 正文
  • 长夏健脾渗湿药膳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4-10-20 00:00:00
  • 核心提示:药膳食疗 古人把最炎热的农历六月称为长夏,亦有把夏秋季交接之时称为长夏者。这时气候炎热湿重,人们往往易于疲劳,食欲减退。为此在长夏季节里,宜适当多食用一些健脾渗湿的药膳,以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保护健康。



    清蒸白鱼
    药膳食疗  古人把最炎热的农历六月称为长夏,亦有把夏秋季交接之时称为长夏者。这时气候炎热湿重,人们往往易于疲劳,食欲减退。为此在长夏季节里,宜适当多食用一些健脾渗湿的药膳,以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保护健康。

    清蒸白鱼(《家常药膳食谱》)

    原料:鲜白鱼500g,鲜蘑菇50g,精盐、猪油适量,葱、姜、黄酒少许。

    制作:鱼刮鳞去鳃,剖腹去内脏,洗净沥干水分,用精盐适量涂抹鱼的全身和腹内,盛放大碗中。蘑菇、葱、姜洗净放在鱼上,并加些猪油、料酒,置锅中蒸约25分钟即可。

    功效:温中补虚,健脾利水,补肝明目,强体延寿。

    番茄鸡片(《老年人药膳食谱》)

    原料:鸡脯肉150g,番茄200g,鸡蛋清1只,植物油、精盐、料酒、白糖、水淀粉适量。

    制作:鸡脯肉剔去筋,切成薄片放在锅内,加入鸡蛋清、水淀粉拌和均匀。番茄用开水烫一下,切成片。锅内放油烧至四成热时,下鸡片划散并炒熟,倒出,控去油,下番茄炒几下,加些精盐、白糖、料酒和清汤,用水淀粉勾芡,随即把鸡片倒人,煸炒几下即成。

    功效:健脾胃,强筋骨,益五脏,调经活血。

    烩牛肚(《家常药膳食谱》)

    原料:熟牛肚300g,清汤150g,酱油、味精、料酒适量。

    制作:将牛肚切成薄片,放在开水锅里焯一下,沥干水分,将牛肚片放置锅中,加入清汤、酱油、味精、精盐、料酒等。先用大火烧开,再改为小火煨制,待汤汁收干人味即成。

    功效:养脾胃、补五脏、补中益气。

    面筋酿豆腐(《老年人药膳食谱》)

    原料:面筋10个,豆腐300g,咸肉50g,香菇3枚,植物油20g,酱油、精盐、味精适量,淀粉、姜少许。   

    制作:咸肉切成细丁,香菇水发后也切、成细丁。豆腐放开水锅中烫一下,捞出沥干水分,再将其压碎与咸肉豆腐馅酿入其中。将油面筋、酱油、姜末一起放人锅中,并加些猪油或色拉油和适量的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改为小火维持,待到熟透入味,再用水淀粉勾芡即成。

    功效:补中益气,利水消肿,健脾利湿。

    烧扁豆(《老年人药膳食谱》)

    原料:扁豆400g,植物油25g,酱油、精盐、白糖适量。

    制作:扁豆用水洗净,摘除蒂和筋络,沥干水分,切成寸段。锅中放油烧热后将扁豆放人,稍煎即捞出。将余油倒出,将扁豆放入锅中,加适量精盐和水,再焖几分钟,然后加些酱油、味精等调料即可。

    功效:和中气,暖脾胃,补五脏,消湿热。

    炒茼蒿(《食疗大全》)

    原料:茼蒿500g,植物油、精盐适量。

    制作:将茼蒿摘洗干净,沥干水分,锅内放油烧热后,放茼蒿煸炒,加些精盐炒匀,即盛出食用。

    功效:养脾胃,消湿热。

    鸽子山药玉竹汤(《中国饮食疗补大全》)

    原料:白鸽1只,山药30g,玉竹参20g,精盐少许。

    制作:将白鸽闷死去毛和内脏后洗净,加山药、玉竹和适量水共煮汤,待鸽肉熟烂后加精盐调味食用。

    功效:滋阴补肾,健脾润燥。

    百合芦笋汤(《食疗与药膳》)

    原料:百合10g,芦笋250g,料酒15g,味精、高汤适量。

    制作:将芦笋剥去皮,切成寸段;放人汤碗内。将发好的百合放人锅内加汤煮沸l、2分钟,将百合捞出。将汤调好昧倒入芦笋碗里即成。

    功效:清心安神,润肺止咳,益气健脾。

    红枣花生汤(《饮食疗法100例》)

    原料:大枣、花生米各50~100g,白糖适量。

    制作:将大枣、花生米加水共煮,再加适量白糖。

    功效:调补脾胃,固益正气。

    鸡汁粥(《食医心镜》)

    原料:鸡1只(或鸡脯肉200g),粳米l00g,精盐少许。

    制作:将鸡宰杀,剖洗干净后加水熬汁,然后用鸡汁煮粥食用。也可将鸡脯肉剁成鸡茸在粥将成时加入煮熟,再加些精盐调味,营养更佳。

    功效:补虚损,健脾胃。

    山药薏米柿饼粥(《中国饮食食疗大全》) ,原料:生山药100g,薏苡仁100g,柿饼30g。

    制作:先将山药、薏苡仁捣成粗末,加水煮至熟烂,再将柿饼切碎加人粥内即成。

    功效:滋阴清热,理脾祛湿。

    糯米粥(《本草纲目》)

    原料:糯米200~300g(或糯米、粳米各半),白糖适量。

    制作:将米淘洗干净加水,先用旺火烧开,然后改为小火维持,直到米粒熟烂,粥已粘稠,加糖食用。

    功效:补中益气,温胃健脾。

    粟米粥(《本草纲目》)

    原料:粟米300g。

    制作:煮粥方法与糯米粥同,也可用大米、粟米混合成粥。

    功效:益脾胃,补虚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