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四季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四季食疗 >  > 正文
  • 天热勿贪凉 小心“中阴暑”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编辑部 作者:丁丁 时间:2014-08-17 19:37:04
  • 核心提示: 立秋已到,但是“秋”字未能带来凉意。我国多地仍持续高温,人们也积极采取各种降温措施,防范“中暑”。大家理解的“中暑”实际上也叫“中

     立秋已到,但是“秋”字未能带来凉意。我国多地仍持续高温,人们也积极采取各种降温措施,防范“中暑”。大家理解的“中暑”实际上也叫“中阳暑”,指在暑日当空或高温环境中长时间工作,因机体失水产生的不适症状,如头晕乏力、口渴、四肢酸软等。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多发在高温季节的中暑,被称为“中阴暑”。对于“中阴暑”,你了解多少呢?

      “中阴暑”实际上是中医的概念。它指当人体的所处环境从高温急转低温时,身体被寒邪入侵后出现不适的一种症状。当气温高时,机体因受热会全身毛孔张开、血管扩张,以达到散热的目的,如果此时突然进入低温环境,机体会紧急关闭毛孔,收缩血管,这种骤然变化会让机体一时无法适应,进而出现头晕脑胀,吐泄无汗等症状。
     
      为了不掉入“中阴暑”的陷阱,日常防暑时要注意不可盲目贪凉,尽量不要突然从炎热的室外走进空调温度低的室内,或大汗淋漓时喝冰冻水吃冰冻水果。冷热交替时应给机体一个过度,让机体逐渐适应温度变化,以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天气虽热,洗洗热水澡、喝喝热茶促进排汗排热,才是健康解暑的好选择。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