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冬季,有不少人需要进补。中医药常用的药补和食补方法有平补法、调补法、温补法、清补法、峻补法、食补法六种:
平补法适用于年迈体虚、气血两亏的老人,选用补药不偏不倚。气血双补,阴阳兼顾。一般用“十全大补汤”、“薯蓣丸”等。
调补法主要用于消化功能欠佳或有肝、胃疾患者。在进补同时予以适当调理,使气血阴阳恢复平衡。用“资生丸”加“消遥散”能使脾胃功能增强,体质改善。
温补法常用于肾亏精虚、性功能低下偏于阳虚者。可用“金匮肾气丸”、“保元汤”等,参桂姜少量均服。中医认为:“少火生气,壮火食气”,温补不宜燥,否则急功求利后果不佳。清补法多用于温热病后,血亏精伤和平素阴阳不足者。可用“麦门冬汤”和“养胃汤”,补而不腻,清而不损,使患者体质改善。
峻补法适用于抢救垂危病人,用“独参汤”、“参附煎”等需运用得当,一般人不宜采用。
食补法适用于药补之后或不适应药补者。食补必须要对食物性能有所了解。不同体质应选择不同性质的食品,鸡虾性热,蟹鳖性寒,梨柿性寒,荔枣性温。热性体质选凉性食物,寒性体质选热性食物。持之以恒,体质就会慢慢改善以助康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