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热能要有度, 寒冷天气会影响人体内分泌,使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产热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会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天的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但不宜过量,以防发生高血脂症和肥胖病。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天冷进补”要谨慎,因为摄入的能量多余会增加机体负担,增加热能的比例最好不超过15%。
冬季饮水要充分 冬季人体如果损耗5%水分并未及时补充,皮肤就会皱缩,肌肉也会变得软弱无力,并伴有疲劳、烦躁、头痛、头晕和乏力等感觉,严重时还会诱发疾病。因此,要把握好早晨、上午10点、下午3点及睡前这4个“最佳饮水时间”,即使口不渴也要喝上几口,每日的饮水量最好维持在2000-3000毫升左右。当然,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要限制水分摄入。
补无机盐不可少 冬天人们怕冷与饮食中无机盐缺少很有关系。冬季应多摄取含根茎的蔬菜,如胡萝卜、百合、山芋、藕、青菜、大白菜等,因为蔬菜的根茎里所含无机盐较多。可多吃些含钙、铁、钠、钾等丰富的食物,如虾米、虾皮、芝麻酱、猪肝、香蕉等,以提高机体御寒性能。钠低者,做菜时,口味稍偏咸,即可补充。高血压病人的菜肴不可过咸,以低盐饮食为宜。
少吃火锅不痛风 冬季气候较干燥,火锅调料又偏于温热,从中医角度讲,燥热能损耗人之气血,灼伤人之津液,所以火锅并不是对每个人都适宜。而且火锅的配料多是肉类、海鲜和青菜等,这些材料混合在一起煮后形成的浓汤汁中,含有一种浓度极高的嘌呤物质,经肝脏代谢生成尿酸,可使肾功能减退,排泄受阻,致使过多的尿酸沉积在血液和组织中,引发痛风病。因此,冬季吃火锅也要有节制,吃过火锅后要注意“补救”,至少喝1000毫升的水来缓解火锅的“火气”。
冬令“汤补”有讲究 人们习惯在冬季进行“汤补”,而“补汤”往往就是荤汤,如老母鸡汤、蹄膀汤、排骨汤等。这些汤里所含的营养物质是从油、皮、肉和骨溶解出的少量水溶性小分子,其蛋白质仅为肉的7%左右,而汤里的脂肪和嘌呤含量却相当高,且脂肪大都属于饱和脂肪酸,过量摄入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造成血脂升高以及体重增加。胆囊炎、胆囊结石、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痛风、胃酸过多、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尤其不宜进食荤汤。
补足蛋白好御寒 冬天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人体易出现负氮平衡。为此,人们最好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的供给量以占总热量的15~20%为好,以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为主,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质,不仅便于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富含必需的氨基酸,可增加人体耐寒和抗病能力。但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要防止因为补充蛋白质增加肾脏负担。
多食蔬菜水果维他命 冬天是蔬菜水果的淡季,数量、品种相对单调。冬季过后,人体往往会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引发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出血、大便秘结等病症。建议广大市民冬季要多吃水果蔬菜,除大白菜外,还应多进食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这些蔬菜中维生素含量均较丰富。由于绿叶菜相对减少,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水果以橙、柑橘、苹果为主,均富含维生素C以及膳食纤维。糖尿病人吃水果及薯类,要与主食搭配好,以免增加血糖负担。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