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四季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四季食疗 >  > 正文
  • 冬季养生保健篇(三)--小寒养生及大寒养生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5-03-22 00:00:00
  • 核心提示:  小寒养生



    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隆冬“三九”基本上处在本节气内。

    起 居

    小寒节气正处于三九天,是一年天气最冷的时候,俗语说:“冬练三九”,但此时的身体锻炼也要讲究一下方式方法。

    1.冬
      小寒养生

        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隆冬“三九”基本上处在本节气内。
        起  居
        小寒节气正处于三九天,是一年天气最冷的时候,俗语说:“冬练三九”,但此时的身体锻炼也要讲究一下方式方法。
        1.冬日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2.冬日锻炼换气,宜采取鼻吸口呼。
        3.冬日锻炼时要特别防止滑跌,遇冰封雪飘天气,可在室内、阳台或屋檐下原地踏步跑,既能健身,又能避免意外。
        4.冬季宜早睡晚起,“必得阳光”,所以锻炼时间最好在日出后。
        5.在严冬时节,养成搓手的习惯对身体很有好处。①室外搓手,预防冻伤。③常搓双手,既能使手指灵活自如又能激发大脑活性。③室内搓手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预防感冒。
        运  动
        小寒十二月节坐功
       《遵生八笺》中原文如下:“运主太阳终气。时配足太阴脾湿土。坐功:每日子丑时,正坐,一手按足,一手上托,挽首互换极力三五度,吐纳,叩齿,嗽咽。治病:荣卫气蕴,食即呕,胃脘痛,腹胀,哕,疟钦发中满,食减,善噫,善嚏,身体皆重,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疽,五泄,注下五色,大小便不通,面黄,口于,怠惰,嗜卧,抢心,心下痞,苦善饥,善味不嗜食。”
        具体方法:每夜十一点至三点时,正坐,一只手抱住脚,另一只手抱腿朝头上方用力抬,直到抬不上去为止,左右方向各做三至五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次,调息吐纳,津液咽入丹田九次。可治:荣卫气蕴,食即呕,胃脘痛,腹胀,哕,疟钦发中满,食减,善噫,善嚏,身体皆重,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面黄,口干,怠惰,嗜卧,心下痞,苦善饥,善味。
        饮  食
        天气寒冷,正是进补的好时机。但是,在进补时,一定要注意粗细粮的比例搭配。
    食疗法
    1。山药羊肉汤配料:羊肉500克,山药 150克,姜、葱、胡椒、绍酒、食盐适量。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姜葱洗净用刀拍破备用;山药片清水浸透与羊肉一起置于锅中.放入适量清水,将其它配料一同投入锅中,大火点沸后改用文火炖至熟烂即可食之。
        功效:补脾胃,益肺肾。
        2.素炒三丝
        配料:干冬菇1.5两,青椒2个,胡萝卜1根,植物油、白糖、黄酒、味精、盐、水淀粉、鲜汤、麻油适量。
        做法:冬菇水发洗净,挤干水分,切成细条,胡萝卜、青椒洗净切丝。锅内放油烧热,将三丝入锅煸炒后,放黄酒、糖、再煸炒,然后加鲜汤、盐,待汤烧开后加味精,用淀粉勾芡,淋上麻油,盛入盘内即可。
        功效:健脾化滞,润燥。
        3.当归山鸡汤
        配方:山鸡肉250克,当归15克,熟地15克,女贞子12克,料洒、精盐、味精、姜片、胡椒粉、鸡清汤适量。
        功效:可滋血气,强筋健骨。调经活血。适用于妇女肾阴虚引起的崩漏带下之症。对于跌打损伤等外科疾患,食此汤菜有辅助治疗作用。
        做法:(1)将山鸡肉洗净,放人沸水中焯一下,捞出洗净血水,切块。②当归、熟地、女贞子分别去杂洗净,装入纱布袋扎口。③锅中注入鸡汤,加入山鸡肉、药袋、料酒、盐、味精、姜片、胡椒粉,武火烧沸,文火炖到肉熟,拣去药袋,姜片,盛入汤盆中即成。
        药  品
        高血压偏方
        1.荠菜、荸荠汤
        荠菜100克,荸荠100克,水发香菇50克,花生油、水淀粉、香油、精盐、味精各适量。
        家常烹调成菜肴食用。
        2.银耳莲子汤
        银耳20克,新鲜莲子300克,冰糖200克,冷水适量。
        银耳洗净,在冷水中浸泡一夜,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用武火将银耳煮沸,加入除心莲子,用文火煮至银耳熟透,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3.山楂梨丝
        梨500克,山楂200克,白糖适量。
        将山楂去核,把梨皮削去,去核,切成长的细丝放在盘子中心,锅中放糖,加少量水熬至糖起粘丝时放入山楂,炒至糖汁透入起锅,把山楂一个个盘放在梨丝四周即可。

        大寒养生

        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此节气降水稀少,常有寒潮和大风天气,气候比较干燥,尽管大寒一般情况下不如小寒气温低,但此时却是冰层最厚,冻土最深的一个节气。
        起  居
        1.本节气最需预防的是心脑血管病,肺气肿,慢支气管炎,早晨和傍晚尽量少出门。
        2.注意保暖,外出时一定加穿外套,戴上口罩、帽子、围巾。
        3.早晚室内要通风换气。室内取暖时要在地板上泼些水或凉一些湿毛巾之类以保室内湿度。要多喝白开水,补充体内水分。
        4.中、老年人可在居室中坚持脸部、手部、足部的冷水浴法,来增加机体的抗寒能力。
        适  动
        大寒十二月中坐功
       《遵生八笺》中原文如下:“运主厥阴初气。时配足太阴脾湿土。坐功:每日子丑时,两手向后,据床跪坐,一足直伸,一足用力,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嗽咽,吐纳。治病:经络蕴积诸气,舌根强痛,体不能动摇,或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尻阴臑骨行足背痛,肠鸣,食泄不化,足不收行,九窍不通,足骨行肿,若水胀满。”
        具体方法:每夜十一点至三点时,双手从后面支撑身体靠床跪坐,然后将一条腿向前伸直,另一条腿向上用力支撑身体,左右腿轮换各做三至五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凋息吐纳,津液咽人丹田九次。可治:经络蕴积诸气、舌根强痛、体不能动摇、针刺痛感难以卧睡、膝内积水、阴囊及足背疼痛、肠鸣、食泄不化、头重脚轻、九窍不通、脚面浮肿、若水胀满等病症。
        饮  食
        此节气中,人们在饮食上应当注意营养的全面,不能冬补太过,下面向大家介绍我国腊月传统荚食,八宝饭的制作方法。
        配料:糯米1500克、莲子750克、红枣1250克、薏仁米、密冬瓜条各500克、蜜樱桃、桂圆肉各250克、瓜子仁50克、白糖、猪油、湿淀粉、纯碱各适量。
        做法:1.将炒锅置旺火上,锅内置一竹宵箕,加1500克清水烧沸,加入莲子和35克纯碱,用竹刷帚不断搅打去皮(约15分钟)后捞出,倒净锅水。第二次仍用同样方法,加1500克清水、15克纯碱继续在锅内搅打,直至去净莲皮为止(约5分钟)捞出,再用温水冲洗干净,用细竹签捅去莲芯,入笼在旺火上蒸半小时至熟透取出;2.薏仁米洗净盛入碗内,加清水100克浸没,用旺火蒸约半小时至开花,出笼后再用清水淘洗沥干;3.糯米淘洗干净,盛入瓷碗中,加500克白糖、1000克清水调匀后,入笼用旺火蒸半小时至熟透取出;4.红枣洗净去核后与蜜冬瓜条、桂圆肉都切成0.3厘米见方的小颗粒;5.取碗十个,将莲子、红枣、薏仁米、蜜冬瓜条、桂圆肉、瓜子仁分别顺次放入碗底,然后把熟糯米分别盛在上面,入笼用旺火蒸半小时取出;6.炒锅置旺火上,放入2000克清水、1000克白糖,将蒸好的八宝饭下锅,一起拌合烩沸,再加入猪油75克,用湿淀粉调稀勾芡,起锅分盛十碗,分别撒上蜜樱桃即成。
        药  品
        1感冒食疗方
        ①红糖姜枣汤
        主治:感冒风寒。
        配方:红糖、红枣各30克,生姜15克,水三碗。
        用法:共煎服,服后汗出为度。
        ②芫荽黄豆
        主治:感冒风寒、流行性感冒、发热头痛。
        配方:芫荽3克,黄豆100~150克。
        用法: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至600-700毫升时,用食盐少量调味服食。
      ③辣椒汤
      主治:风寒感冒。
      配方:辣椒3个,花椒10粒,生姜3片,食盐适量。
        用法:上述三味加水煎服。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药方
        ①止嗽散加减:桔梗、荆芥、紫菀、白前、杏仁各10克,防风,桑叶各12克,半夏、陈皮、甘草各6克,鱼腥草24克。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恶寒发热者。
        ②桑杏汤加减:桑叶、杏仁、桔梗、黄芩各10克,贝母、瓜篓、桅子、连翘各12克,银花20克,鱼腥草30克,甘草6克。若干咳少痰者,去瓜篓,加麦冬、沙参各15克。水煎服,每日l剂。适用于恶风发热。
        ③麻杏前胡汤:炙麻黄、杏仁、前胡、葶苈子、地龙、黄芩、苏子各10克,瓜篓10~15克,鱼腥草30克。恶寒加荆芥、防风;恶风加银花、桑叶;热甚加紫花地丁、蒲公英。水煎服,每日l剂。
        ④通宜理肺丸:每次l丸,每日2次。
        3.慢性支气管炎中药方
        ①清金止咳汤:麻黄、杏仁、前胡、地龙各10克,蒲公英、鱼腥草各30克,桔梗,麦冬各12克,银花、莲翘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②补肾纳气汤:炙麻黄、杏仁、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各12克,巴戟天、淫羊藿、补骨脂各15克,附片6克,熟地18克,鱼腥草、蒲公英、黄芩各30克。水煎暇,每日1剂。适用于喘息型。
      摘自《中华养生保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