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泥鳅炖豆腐
【用料】 泥鳅500克,豆腐250克,盐、姜、蒜、葱、黄酒、味精等调味品适量。
【制作】 将泥鳅剖洗干净,入锅内加水、姜等煮,同时置另一锅,倒入少许食油,待油烧热后,放入切碎的蒜末,炒出蒜香味后,放入切成小块的豆腐,稍煎一下,即放入泥鳅汤内,改用文火炖1小时,至泥鳅烂熟,最后调入少量豆粉,再煮开,加入味精、葱等调味品即可。
【适用范围】 补中益气、清热利湿退黄、醒酒解毒、滋阴养血、增乳。适用于脾胃气虚之纳呆、神疲乏力,湿热所致之湿热黄疸、小便不利,及妇女产后阴亏少乳,还可解酒毒和硫黄毒。
【解说】 泥鳅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其成分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糖类、钙、磷、铁、尼克酸、灰分等。泥鳅入脾经、肺经,可暖中焦,《本草纲目》说其“暖中益气”;入肾经可补益肾气、利小便;另外,泥鳅还可解酒<本草纲目>说其“醒酒,解酒毒”。豆腐为良好的清润益气之品,其味甘,性凉,归脾、胃经。豆腐可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益气和胃,还可养血增乳,故适用于妇女产后乳汁少的补养和滋润。豆腐也可解酒毒,还可解硫黄毒。泥鳅炖豆腐取二者补中益气、清热利湿、解毒之效,是营养价值很高的炖品。
二 蜜糖炖萝卜
【用料】蜂蜜50克,白萝卜500克。
【制作】 将白萝卜洗净,切成小块,加入蜂蜜,隔水炖小时即可。
【适用范围】 止咳化痰、顺气消食、除燥生津、清热解毒、通利大便。适用于春季感冒、发热、咽痛、咳喘多痰、胸膈胀满、消化不良、小便不利、小便赤涩难出及老年性糖尿病、煤气中毒之头晕、恶心等。
【解说】 萝卜入肺经止咳化痰,入肾经通利小便,还常用于顺气、消除胃肠积滞。蜂蜜味甘,性平,主要含有多种糖类、糊精、有机酸、磷、钙、铁、钾、镁、钠、硫等。蜂蜜具有补中、润燥、缓急止痛及解毒之功。本炖品对于春季多种流行疾病有防治作用。
【禁忌】脾胃虚寒者慎用。
三 川贝炖雪梨
【用料】 川贝10克,雪梨5个,冰糖适量。
【制作】 将雪梨去皮去核后,与川贝同放入碗内,加入适量冰糖,隔水炖l小时左右即可。
【适用范围】 清热润肺化痰。适用于痰热郁肺之咳痰黄稠,久咳等。
【解说】 川贝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贝母的地下鳞茎,其味甘、苦,性微寒,归心、肺经。川贝母苦寒,能清热,其质润,入肺经可润肺化痰。《名医别录》说其“疗腹中
结实,心下满,目眩项直,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出汗”。雪梨也为清热滋润之品。川贝炖雪梨历来为大众所公认的清润滋补佳品,可常食,春、秋两季最宜。
四 枸杞子炖蛋
【用料】 枸杞子15克,鸡蛋1~2个。
【制作】 先将鸡蛋打入碗内调匀,加入枸杞子,加入少许调味品,隔水炖熟即可。
【适用范围】 补益肝肾,明目。适用于肝肾不足的腰膝酸软、阳痿、早泄、遗精、目视物昏花、头晕、阴血不足等症。
【解说】 枸杞子为茄科落叶植物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其味甘,性平,归肝、肾经。主要成分有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甜菜碱、玉米黍黄素、微量钙、磷、铁等。 《本草纲目》说其“滋肾,润肺,明目。”《神农本草经>说其“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久服坚筋骨”。《食疗本草》也说其“并坚筋能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疲劳”。枸杞子为平补之品,既补阳,又滋阴,能益肾养精,平肝明目,凡肝肾不足之人,常食之效好。加之鸡蛋营养价值高,养阴润燥好,对于老幼及产妇尤宜。
【禁忌】 脾虚泄泻者少食。
摘自《四季食物补养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