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 佛手姜汤
【用料】 佛手10克,生姜适量,白糖少许。
【制作】 将佛手、生姜煎汤,加入白糖即可服食。
【适用范围】 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止咳化痰。适用于肝气郁结之胁肋胀痛,肝胃不和之胃气上逆、吞酸呕吐,脾胃虚寒之脘腹冷痛及湿痰壅肺之痰多咳嗽。
【解说】 佛手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植物佛手的果实。其味辛、苦,性温,归肺、睥、肝经。佛手入肝经而疏肝理气,又行气止痛,入脾经可燥湿醒脾,又可健脾化痰而消肺壅。《随息居饮食谱》中提到其“醒胃豁痰,辟恶,解酒,消食止痛”。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佛手可扩张冠状动脉。本汤中加入生姜,取其温中散寒之功,主温脾胃。
【禁忌】 阴虚有热者、孕妇忌食。
三十八 鲫鱼草豆蔻汤
【用料】 鲫鱼500克,草豆蔻4粒,陈皮少许,姜、葱、盐、胡椒、味精等调味品适量。
【制作】 先将鲫鱼剖杀干净,草豆蔻研成细末,放入鲫鱼腹中,油锅中将油烧热后,放入姜片、鲫鱼,煎至两面黄捞起取入另一锅内,加水,加盐等调味品,加陈皮,再大火煮几分钟即可。
【适用范围】 健睥养胃、燥湿行气、通脉发乳。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纳呆、气滞及寒湿阻滞脾胃引起的脘腹疼痛、呕吐、泄泻等,还常用于产后少乳。
【解说】 鲫鱼又名喜头鱼、鲋鱼,有白鲫、黑鲫之分,其中白鲫最肥美。鲫鱼味甘,性平,归脾、胃、大肠经。其味甘,健脾养胃,最适宜于体虚之人。其营养丰富,但所含脂肪、胆固醇又不高,可补充人体所需之营养,又不致引起肥胖,为现代女性青睐之品。草豆蔻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豆蔻的干燥成熟种子,其味辛,性温,归脾、胃经。草豆蔻辛温
芳香,长于健脾燥湿。本汤中陈皮可行气健脾而燥湿。三者同用,健脾燥湿之力尤强,最宜于湿困中焦者。
【禁忌】 鲫鱼为发物,外感表证、有痈疮、癣疥者忌用。草豆蔻温燥,阴虚有热者慎食。
三十九 鲜菇鲫鱼汤
【用料】 鲜蘑菇20克,鲫鱼200克,姜、葱、盐等调味品适量。
【制作】 鲜蘑菇洗净与鲫鱼同煮,加入适量调味品即可。
【适用范围】 解毒透疹。适用于小儿麻疹初期疹出不嘲者。
【解说】 蘑菇味甘,性凉,归肺、胃、大肠经。蘑菇营养滋补,又可透发痘疹,本汤与鲫鱼同煮食,取二者宣发透疹之功,适于麻疹透出不畅者。
【禁忌】 鲫鱼为发物,外感表证、有痈疮、癣疥者忌用。
四十 兔肉紫菜汤
【用料】 兔肉100克,紫菜20克,黄酒、生粉、盐、味精、葱等适量。
【制作】 先将紫菜洗净待用,兔肉切成薄片,加入生粉圣、黄酒、盐等腌一下,锅中加水煮开后,放入腌好的兔肉,加入调味品,大火煮开后加入紫菜、葱花即可起锅。
【适用范围】 清热、软坚散结。适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便血、小便短赤,瘿瘤、水肿、脚气、甲状腺肿、淋巴结核等。还可补气养阴,用于脾胃阴虚、气虚之纳呆、乏力、消渴病等。
【解说】 兔肉味甘,性寒,归睥、胃、大肠经。其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糖类、粘液质、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及枣酸、鞣酸等。兔肉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含量高于猪、牛、羊肉,而脂肪含量却低于猪、牛、羊肉,且易消化。兔肉可补气养阴,性寒又可清热凉血。紫菜味甘、成,性寒,归肺、肝、肾经。紫菜味咸,可软坚散结,化痰利咽,性寒又可清热利尿。二者同煮食,取其清热、软坚散结之
功,兼补气养阴。
【禁忌】 睥胃阳虚者慎食。兔肉不宜与鸡心、鸡肝、橘同禽。
摘自《四季食物补养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