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苏子粥
【用料】 苏子15~20克,粳米50~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 将苏子捣烂如泥,水煎后取浓汁,去渣,再将粳米、冰糖放入浓汁中,熬成粥。
【适用范围】 止咳化痰平喘、润肠通便。适用于急、慢性气管炎、咳嗽痰多、胸闷气喘及肠燥便秘等症。
【解说】 苏子为唇形科一年生植物紫苏的成熟果实。味辛、性温,归肺、大肠经,故可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日华子本草》说其“止嗽、润心肺、消痰气“。《本经逢原》也说其“为除喘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苏子质润性降,为下气消痰平喘、润肠通便之佳品。
【禁忌】 苏子性主疏泄,脾虚便溏者忌用。另,其虽能化痰平喘,但只适用于痰壅气逆之咳喘,而气虚、阴虚之久咳久嗽不可用。
十八 赤小豆粥
【用料】 赤小豆适量,粳米100克。
【制作】将赤小豆用水浸泡3~5小时后,与粳米同煮,熬成粥即可。
【适用范围】 利水消肿、解毒排脓。适用于水肿腹满、脚气水肿及热毒引起的痄腮、乳痈、丹毒、烂疮等。本品还可利湿退黄,对湿热黄疸有一定效果。
【解说】 赤小豆为豆科一年生半缠绕草本植物赤小豆或饭赤豆的种子。味甘、酸,性平,归心、小肠经。其成分主要含有3种结晶性皂甙、核黄素、钙、磷、铁。<神农本草经>说其“主下水,排痈肿脓血。“对于热毒肿毒可单用赤小豆水煎内服,研末外敷。《本草纲目》提到“此药治一切痈疽疮疥及赤肿,不拘善恶,但水调涂之,无不愈者。“现代药理研究发现:20%的赤小豆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赤小豆内可利水消肿,外可清血分热毒,因其味甘,加之与粳米同食,更增强了其滋补性。本粥清利而不伤正气,尤适于虚性水肿之人。<食性本草>认为赤小豆“久食瘦人“,故肥胖者可常水煎服之。
【禁忌】 外感恶寒及小便多者忌用。
十九 砂仁粥【用料】 砂仁细末3~5克,粳米100克。
【制作】 先将粳米熬成粥,再放入砂仁末,搅匀,再煮开即可。
【适用范围】 化湿行气、温中止泻、理气安胎。适用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脾胃虚寒、湿阻气滞引起的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症。
【解说】 砂仁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阳春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辛、性温,归睥、胃经。砂仁主要成分为挥发油。挥发油芳香健脾,能促进胃液分泌,促使消化道积气的排出。《开宝本草》说其可“治虚劳冷泻,宿食不消,赤白泄痢,愎中虚痛,下气“。《药性论》提到其“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砂仁入脾胃,善于理睥胃气滞,与粳米配伍,既可行气,又可补益脾胃,为健睥和胃、理气消食化湿之佳品。
【禁忌】 砂仁辛散温燥,阴虚火旺者忌用。
二十 莲 肉 粥
【用料】 莲子肉15~20克,粳米100克。
【制作】 将莲子肉与粳米同煮成粥,加糖食用。
【适用范围】 养心安神、健睥止泻、益肾止遗。适用于心
肾不交或心肾两虚之失眠、心悸、遗精、尿频、白浊、带下、睥虚泄泻等症。另外,还可补虚损、抗衰老,适用于年老体弱者。
【解说】 莲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成熟种子。味甘、涩,性平,归心、睥、肾经。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天门冬素、棉子糖等多种成分。其中所含碳水化合物占62%,蛋白质占16.6%。《食疗本草》提到“莲子主五脏不足“。它不但可治疗心、脾、肾虚引起的多种证候,还可补五脏及十二经脉气血,为体弱之人常食之佳品。
【禁忌】 莲子味涩,有收敛作用,故大便干结、疳积、疟疾及外感初起有表证者忌用。
摘自《四季食物补养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