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四季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四季食疗 >  > 正文
  • 春季养护胃阴四法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5-03-15 00:00:00
  • 核心提示: 春天干燥多风,有些中老年人由于体内阴虚,再进食一些辛温香燥的食物,就容易造成体内燥热,灼伤胃阴。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常立果博士,请他就老年人如何养护胃阴作一些介绍。



    常博士介绍说,脾胃功能正常,就
        春天干燥多风,有些中老年人由于体内阴虚,再进食一些辛温香燥的食物,就容易造成体内燥热,灼伤胃阴。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常立果博士,请他就老年人如何养护胃阴作一些介绍。

        常博士介绍说,脾胃功能正常,就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过程。脾胃由于其重要性,又被称为“后天之本”。一些人由于体质肝火偏盛,容易烦躁抑郁,导致情志过极,化火伤及胃阴。一种人则是体内阴虚,或年老体内津液衰减,加之外感温燥之邪,伤耗胃阴。第三种原因就是进食辛辣香燥食品过多,或者服用了过多的辛散药物(如麻黄、防风等),使阴液受损,燥热助火,灼伤胃阴。以上三种原因,均可导致胃阴受伤,使脾胃功能减弱,也就动摇了人体内抵抗疾病侵袭的根基,给外邪进犯人体提供了可乘之机。

        胃阴受伤,常表现为胃脘部(指胸骨剑突以下和脐以上之间的部位)灼热干痛,进食少或饥不欲食,口咽干燥,于呕、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症状。清代名医叶天士曾详细地列出了补益胃阴的四种方法,是用性味甘平或甘凉滋润的药物来恢复胃阴。具体的方法有:

        清养悦胃法 主要用于热性病后期,出现胃口不开,不饥,声低气怯,口渴口苦或口淡,大便不爽等病症表现。采用性味甘平的药,配上性味微辛之药,来清养胃阴,并且滋而不腻,有助于津液向全身扩散。所用药物有石斛、北沙参、鲜佩兰、香豉、半夏曲、陈皮、扁豆衣、薏苡仁、大麦仁、生谷芽、荷叶等,也可稍用几个乌梅,酸以开胃。

        甘凉濡润法 用于肝火旺盛或体质阴虚燥热者,有面色苍白,舌红或绛,咽干烦渴思饮,失眠,肌肤灼热,腹痞闷不欲食,大便干,或咽痒干咳,气逆咳血等表现者。可用性味甘凉濡润的药物,如沙参、麦冬、石斛、花粉、玉竹、白芍、甘蔗汁、梨汁、生扁豆、生甘草等。

        酸甘济阴法  用于肝阴亏耗,化热伤及胃阴者,有昏厥、不能进食,二便不通,心烦热,口干渴,眩晕,干呕,气塞胀闷,舌干唇红或舌苔光剥等表现。用性味酸之药物敛阴生津,甘味药生津柔润,药物有乌梅、白芍、石斛、沙参、麦冬、生地、五味子、木瓜、阿胶等甘酸之品。另外,有眩晕昏厥者则用生牡蛎,黑稆豆衣以祛风,用熟地、枸杞子、沙苑子、山萸肉、淡菜以加强养肝阴之力。

        甘缓益胃法在久病劳损或失血之后,有神疲食少,音低气短,大便不成形,脉空大或弱等表现时,可用性味甘平微凉微温的药物来扶中益胃生津。扶气而不热,益阴而不滞,性味缓和。药用人参或参须、黄芪、北沙参、玉竹、白扁豆、山药、莲子肉、芡实、陈仓米、茯苓、炙甘草、饴糖等。如失眠心慌者,则可加用酸枣仁、浮小麦、茯神、桂圆肉等。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报》文/本报记者李永红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