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士今年47岁了,这几天她感觉头晕眼花、四肢无力。她患病喜欢看中医,于是,请了病假去中医院,被诊断为血虚。
何谓血虚?中医学认为:血虚是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能力减退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而出现的一些异常变化。常可见血虚者面色苍白、口唇淡白,其自感视物不清、四肢麻木、皮肤干燥、头晕眼花。如果是妇女,则可能有经量减少或延期甚至闭经。查体可见舌质淡白、脉细无力。
如果一个人被确诊为血虚体质,可采取饮食疗法进行治疗,下面介绍几种比较简单的食疗方法:
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适当食用:黑米、芝麻、莲子、龙眼肉、荔枝、桑椹、蜂蜜、菠菜、金针菜、黑木耳、芦笋、番茄、牛奶、乌骨鸡、羊肉、猪蹄、猪肝、猪血、驴肉、鹌鹑蛋、甲鱼、海参等。
红枣花生汤:取大枣30克,花生30克,冰糖30克。将大枣、花生洗净,加入清水,先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煮,以大枣熟烂为度。快成时,放入冰糖,稍煮片刻。有补脾和胃、养血止血作用。适用于气血不足、头晕目眩、不思饮食、失血病症等。
红枣龙眼汤:取红枣30克,龙眼30克,将上述用料清洗干净,一起放入砂锅内,加入适当的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熬成浓汁,去渣喝汤,每日服用一次。此汤适用于气血不足、失血病症等。
当归姜羊汤:对血虚体质者有较好的补益效果,对血虚身寒、腹痛连胁有效,可温中补血、调经止痛。具体做法是:取当归2 0克,生姜2 0克,羊肉5 00克,植物油、精盐、黄酒、柑橘皮适量。羊肉切成块,洗净滤干。再用食油、黄酒、生姜加工,焖烧5分钟后,取出放入砂锅内,加水,再加入当归和其他的佐料煮开。慢炖,直至羊肉酥烂。进食时吃肉喝汤,当归弃之。
归参炖鸡:此方益气补血,适用于久病体衰、气血不足者。取乌鸡一只(1 5 00克左右),当归25克,姜块2 0克,葱头2 5克,醪糟汁1 00克,党参4 0克,精盐4克。将鸡清理干净后,入清水浸泡30分钟后,入开水汆去血腥味。当归、党参用温水洗净,切成薄片。姜、葱洗净。党参、当归装入鸡腹内,放入砂锅内,加清水2500克。 砂锅置旺火上烧开,撇去血沫,改用小火慢炖,放入姜、葱、醪糟汁炖至熟透,拣去姜、葱,加入精盐、味精,调好味即可。
粥疗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食疗方法,例如:
大枣粥:此粥具有补益脾胃、温中补血的作用。取大枣1 0枚,加大米1 00克及适量水煮粥。
芥菜粥:取大米1 00克加适量水煮之,在粥将熟时,加芥菜5 O~1 00克煮沸即可。
生姜粥:取生姜1 0~1 5克,切片,大米1 00~2 00克煮粥。
木耳粥:将木耳1 0克浸泡发好后,加大米1 00克煮粥。
胡桃粥:有补气益血、润燥化痰等功效。取胡桃1 0枚,去壳取肉,加入1 00克大米及清水煮粥。
桂圆栗子粥:取桂圆肉1 5克,栗子1 0个,粳米50克。栗子去壳切碎,与粳米同煮,在粥快熟时放入桂圆肉稍煮即可,食用时可加入白糖少许。此粥适宜于心肾两亏、气血不足等病症。
红豆花生粥:取红豆1 00克,花生仁50克,粳米2 00克,陈皮少许,红糖适量。将陈皮、红豆、花生仁分别洗净入锅,加入适量清水,烧开约10分钟,再将粳米淘净加入,用小火煮熬,在粥即将熟时,加入适量红糖即可。此粥具有补脾生血、益胃补体的作用。脾胃虚弱、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头晕目眩者可食之。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调节是很重要的。生活应当有规律,要讲科学。应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中医学认为“久视伤血”。不要过长时间地使用电脑、看电视,做什么事情也不要过度,应劳逸结合。血虚之人,常因劳力或劳心过度所致。不要吸烟,饮酒应适量。不吃或少吃刺激性的食物。保持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不要过喜或过悲。可以多读书、阅读报刊,欣赏音乐、歌曲,观赏电影、戏剧、曲艺等,也可以从事收藏活动,怡情养志,调节身心,争取早日康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