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秀芬
慢性咽炎在祖国医学中属阴虚喉痹的范畴,其病因多以肺胃阴虚.虚火上炎及病后余邪未清所致,病人常感各种不适,如异物感、发痒、灼热、干燥、微痛等。一般分泌物较少,但较粘稠,不易咯出,可引起刺激性干咳,甚至干呕。此症候尤其在气候干燥的秋冬季更容易发生。慢性咽炎的食疗宜选用甘凉,以养阴清肺、生津润燥、滋阴降火,清利咽喉为主的食物和药物,饮食需注意不宜食用酒类膳食及狗肉、羊肉、雀肉等燥热食物和辣椒、花椒、姜、桂皮,少用甜食及海腥发物;宜食清热蔬果,如萝卜、青菜、菠萝、柿子、荸荠等生津、润燥、利咽的食物。下面简介几款食疗方,供选择参考。
荸荠肉片
原料:荸荠150g,猪肉200g,大蒜少许,精盐、味精、豆豉少许。
制法:将荸荠洗净,削皮,切片;猪肉肥瘦分开切成小薄片,大蒜切小段。先将肥肉炸出油后,倒入瘦肉片和荸荠.用武火煸炒几下.放入蒜段、精盐、味精、豆豉,放少许水,烧开即可装盘供食。
功用:荸荠又名马蹄,其铁、钙及维生素C含量较高,中医认为它具有清热止渴、益气开胃、化痰消食、明目等功、效,配猪肉对于热病口渴、口舌生疮、咽干喉痛、消化不良、大便秘结、痰多不爽等,有很好的作用。
柿饼粥
原料:柿饼50g(如有柿霜15~20g即可),粳米50g,砂糖适量。
制作:柿饼切碎与淘净的粳米同入砂锅,加清水800mL,用文火熬至米花粥稠,即可停火,加入砂糖搅匀即可食用。
功用:具有润肺涩肠,健脾止血之功效。柿饼味甘、性大凉,可清热、止咽痛、润肺止咳,并有止血作用,据《本草纲目》载:“柿霜色白,入肺而甘凉润滑,其甘也,能益肺气,其凉也,能治肺热,其滑也,能利肺痰,其润也,能滋肺燥。”所以对肺热、咽痛等症有显著效果,但脾胃虚寒、消化力弱者,仍以慎服为佳。
双花清咽茶
原料:双花(又名金银花)30g,玄参15g,知母、黄芩、桔梗、生甘草各10g,蜂蜜适量。
制法:将上药装入空暖瓶中,加沸水1500mL,盖严,3。分钟后即可饮用,分多次于1天服完,每日1剂。
功用:方中金银花气味芬芳,功能祛风清热,解毒消肿,祛邪而不伤正,久服更能活血通脉,对多种急慢炎症均有较好的疗效;黄芩能清肺泻肺胃之热,降上逆之火;玄参、知母、滋阴降火.解毒凉血利咽;桔梗轻清上浮,功能宣肺祛痰利咽,且与甘草相合,可载药上升,直达病所,蜂蜜补中益气,润燥解毒,矫正药味,诸药相合,共奏滋阴降火润燥,清热解毒利咽之功。
橄榄白萝卜汤
原料:橄榄(青果5枚,白萝卜200g。
制法:将白萝卜洗净切成小块.入砂锅内,加水适量,同橄榄煮30分钟.停火即成。每日3次,每次50mL。
功用:橄榄有清热解毒、利咽润肺之功,其果是硬质肉果,初食味带苦涩,久嚼之后才觉清香甜美,回味无穷.也可嚼食鲜青果,同时用青果60g,玄参、黄芩、蒲公英各30g煎汤,分3次饮服.对扁桃体红肿、咽喉疼痛都有良效。
无花果粥
原料:无花果20g,粳米50g,白糖适量。
制法:将无花果、粳米洗净,放入锅中加水500ml,武火烧沸,文火熬煮成粥,放入白糖搅匀即成,可供早餐或晚餐服用。
功用:具有清热利咽、健脾止泻、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慢性咽炎之喉痒,咽喉肿痛,声嘶痰少、无论急性慢性均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食疗与保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