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前后诸症
经前后诸症月经前后诸症系指经行前后出现的一些全身症状,如头痛头晕、烦躁易怒、抑郁失眠、胸胁作胀、浮肿泄泻,医学称之为“经前紧张综合征”。
中医认为,本病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尤以肝为主。肝病易伤脾、肝血又需肾精滋补,故本病多起于肝肾,累及心脾,应以疏肝养血,健脾益精为治,故可选用下列药膳食疗方。
1.柴胡牛血疏肝粥:甘草3g,当归、茯苓、白芍、白术、柴胡各6g,生姜3片,牛血、大米各50g,食盐适量。先将诸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后调入牛血,煮至粥熟,加食盐调味服食。每日2剂,于月经前开始,连服3—5天。可疏肝解郁,健脾养血,适用于肝气郁滞之情绪不宁,烦躁易怒,胸乳作胀者。
2.积壳柴胡瘦肉汤:枳壳20g,柴胡lOg,猪瘦肉150g,调料适量。将猪肉洗净,切丝,勾芡,柴胡布包,同人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猪肉熟后,去药包,调味服食。服法同上,每日1剂。可疏肝解郁,行气健脾,适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心情急躁,易怒,纳差食少,胸胁胀痛者。
3.构杞龟胶汤:枸杞子lOg,龟胶15g,陈皮6g,红糖适量。将枸子、陈皮水煎取汁,纳入龟胶、红糖烊化,于月经前温服。每日1剂,连服3-5天。可补益肝肾,适用于经期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经行量少,色红,或经行量多等症。
4.羊肝药杞汤:羊肝、山药各lOOg,枸杞子lOg,调料适量。将羊肝洗净,切片;山药去皮,洗净,切片,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至肝片熟后,略放食盐、味精、猪脂、葱、姜等调味,于经前服用。每曰l剂,连续3-5剂。可补肝养血,益肾滋阴,适用于肝肾亏虚之经前综合征,经后双目干涩,视物模糊,口咽干燥,腰膝酸软等。
5.龙眼杞蛋:龙眼肉、枸杞各lOg,鸡蛋1个。将龙眼、枸杞、鸡蛋同置锅中煮熟后,去壳再煮3-5分钟,食蛋饮汤,嚼食诸药。于经前开始服用,每日l剂,连续3~5剂。可补益肝肾,适用于肝肾亏虚之月经前后诸症。
6.鹿肉芪枣汤:鹿肉lOOg,黄芪15g,大枣10枚,调料适量。将鹿肉洗净切块,黄芪布包,大枣去核,加水同炖至鹿肉熟后,去布包,加葱、姜、椒、盐、味精等。于经前开始调服,每日l剂,连服2-3剂。可健脾温肾,利水消肿,适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经行泻泄,水肿等。
7.附苓羊肉汤:制附片、茯苓、白术、生姜各lOg,羊肉250g,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块,诸药布包,加水同炖至羊肉熟后,去药包,加食盐、葱、姜、椒、味精等。于经前调服,每日1剂,连服2-3剂。可健脾益肾,适用于脾肾阳虚之经行浮肿,泄泻,畏寒肢冷,腰膝酸痛等。
8.苓桂术甘猪肾粥:茯苓、桂枝、白术各lOg,甘草5g,猪肾1对,大米50g,调料适量。将猪肾去臊腺,洗净,切腰花;诸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沸后调入猪肾,煮至粥熟,调味服食。每日2剂,于经前开始服用,连服3-5天。可健脾温肾,利水除湿,适用于脾肾阳虚之月经前后诸症。
绝经前后诸证
妇女49岁左右,月经开始终止,称为绝经或经断。在绝经前后,往往出现一些症状,如经行紊乱,头晕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烘热汗出,五心烦热,或浮肿便溏,腰
酸骨楚,倦怠乏力,甚至情志异常等等。这些症状往往三三两两,轻重不一,有的可延
续二三年之久,名为“绝经前后诸征”,现代医学称之为“更年期综合症”;系由卵巢功能急剧萎缩导致性激素分泌下降而出现的不适症状。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妇女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冲任亏虚,天癸将竭,精血不足,阴阳平衡失调,出现肾阴不足,阳失潜藏,或肾阳虚衰,经脉失于温养,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其中肾虚是致病之本,由于体质差又有肾阴虚、肾阳虚或阴阳俱虚等不同表现,尤为肾阳虚最为多见。当以补肾益精,调理阴阳为治。可选用下列药膳食疗方。
1.甘麦大枣蜜膏:甘草50g,小麦150g,大枣50枚,阿胶、明胶、鱼胶各lOg,蜂蜜适量。将大枣去核撕碎备用。取甘草、大麦水煎取汁,共煎二次,二液合并,以文火浓缩后,兑人等量蜂蜜及大枣、三胶,煮沸装瓶备用。每次lO~20mL,每日2-3次,开水冲饮或调入稀粥中服食。可养血安神,适用于心血亏虚所致的绝经前后诸症。
2.构杞鱼肚元鱼汤:枸杞子30g,鱼肚50g,元鱼500g,熟地15g,调料适量。元鱼去爪甲及内脏,切块;鱼肚发开,洗净,切块;熟地切粒。取清水适量煮沸后,下鱼肚、元鱼、炖沸后,下诸药及葱、姜、椒、料酒等,用文火炖至鱼肉熟,加食盐、味精等调服。可养阴益肾,疏肝解郁,适用于肝肾阴虚,情志不畅,心烦易怒,失眠等。
3.黄精二花胎盘粥:黄精30g,合欢花、玫瑰花各lOg,大枣lOOg,胎盘粉、芝麻各适量。先将黄精、二花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后调入胎盘粉、芝麻,再煮一、二沸服食。可养阴益肾,疏肝解郁,适用于肝肾阴虚,情志不畅,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等。
4.二仙羊肉汤:仙茅、仙灵脾各15g,羊肉250g,山药150g,枸杞lOg,调料适量。将二仙布包,羊肉洗净切块;山药去皮,洗净,切块。同置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下葱、姜、胡椒、草果、桂枝等调料,煮至羊肉熟后,加食盐、味精、料酒等调味,去药包服食。可温阳补肾,适用于肾阳亏虚之绝经前后诸症,症见头目眩晕,耳鸣重听,膝部酸痛,或下肢浮肿,大便溏泄,小便清长,带下清冷量多,月经延后,小腹有冷感等。
5.苁蓉羊肾汤:肉苁蓉20g,羊肾1对,羊肉500g,羊脂50g,调料适量。将苁蓉切粒;羊肾去臊腺切块;羊肉、羊脂洗净,切块。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下葱、姜、花椒、胡椒、草果、陈皮、桂皮等,文火炖至烂熟后,用料酒、食盐、味精等调味,再煮一、二沸服食。可温补肾阳,适用于肾阳虚所致的绝经前后诸症。
6.芡实山药狗肉汤:芡实15g,山药150g,狗肉500g,干姜、小茴香各5g,调料适量。将山药去皮,洗净,切块;狗肉洗净,切块,放沸水锅中煮一、二沸后取出。将菜油适量置锅中烧热后,下葱、姜,煸炒,下狗肉划散后加清汤、料酒、川椒、胡椒、辣椒及诸药,文火炖至狗肉烂熟后,用食盐、味精、豆辦酱等调味服食。功用同上。
7.二仙猪腰汤:仙茅、仙灵脾各15g,知母、黄柏各5g,当归、巴戟天、女贞子、旱莲草各10g,猪腰1对,调料适量。猪腰去筋膜、臊腺,洗净,切片备用;诸药水煎取汁,煮沸后,下腰片煮熟,略放食盐、料酒、味精调服。可双补阴阳,适用于时而畏寒,时而烘热汗出,虚不寐,头晕耳鸣等阴阳两虚者。
8.附片熟枣猪肉汤:制附片、熟地、枣皮、首乌、泽泻、茯苓、丹皮、元参、麦冬、五味子各10g,猪肉500g,调料适量。猪肉洗净,切片备用;先将诸药水煎取汁,煮沸,纳入肉片煮熟后,加食盐、味精、料酒等调味饮服。可双补阴阳,适用于阴阳两虚所致的绝经前后诸症。
痛经
凡于月经前或行经前后,下腹疼痛,甚至痛引腰骶,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者称为
痛经。本病为妇科临床常见病,以青年妇女较为多见。主要特点是经行小腹疼痛,随月经周期而作,一般无腹肌紧张或反跳痛,经血排出流畅时,疼痛可缓解。
中医认为,本病多在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寒邪滞凝和气滞血瘀所致。当以益气养血,补益肝肾,活血散寒,理气化瘀为治,可选用下列药膳方。
1.当归益母草蛋:当归10g,益母草30g,鸡蛋3个。将当归、益母草、鸡蛋同加清水煮至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去渣取汁,饮汤吃蛋。每次1个,每日3次,连服5—7天。可活血行血,化瘀止痛,适用于血瘀痛经,经色紫黯有块,血排出后疼痛减轻。
2.元胡益母草枣蛋:元胡10g,益母草30g,大枣10枚,鸡蛋3个。元胡、益母草、大枣、鸡蛋加清水适量,煮至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去渣取汁。饮汤食蛋,每次1个,每日3次。可活血理气,化瘀止痛,适用于经行量少、血瘀作痛,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者。
3.马鞭草炖猪蹄:马鞭草30g,猪蹄1只,调料适量。将猪蹄去毛杂,洗净,剁块;马鞭草洗净,布包。先取猪蹄在热油锅中翻炒片刻,再下黄酒稍炒一下,起锅装入陶罐中,加马鞭草及清水适量,煮至猪蹄熟后,去药包,分2—3次服食,每日l剂。可活血化瘀,调经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痛经。
4.瘦肉调经汤:猪瘦肉50g,调经草60g,调料适量。调经草布包,猪肉洗净,置豆油锅中翻炒片刻,加清汤及调味品等,下药包,煮至猪肉熟后,去药包,食肉饮汤,每日l剂。可理气化瘀,调经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痛经。
5.富贵羊肉:羊肉500g,小茴、肉桂、白芍、当归、桂枝、制附片各10g,鲜山药150g,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块;鲜山药洗净,去皮,切块,同人砂锅,加清水适量煮沸后,下诸药(布包)及生姜、胡椒、花椒等,文火炖至羊肉烂熟后,去药包,加食盐、味精、猪脂适量调服,每日1剂。可温阳散寒,通经止痛,适用于寒凝胞宫所致的痛经,少腹拒按,得热痛减者。
6.桂附鹿肉汤:肉桂、附片各10g,鹿肉500g,调料适量。将鹿肉洗净,切块;二药布包,同人锅中,加清水适量沸后,下大茴、小茴、生姜、川椒、料酒、辣椒、草果等,煮至鹿肉熟后,去药包,加食盐,味精调味服食,每日1剂。可温阳散寒,活血止痛,适用于阳虚寒凝所致的痛经。
7.归芪参膏:当归30g,黄芪lOOg,党参50g,大枣20枚,阿胶lOg,红糖适量。先将归、芪、参水煎2次,二液合并,再加入枣泥及阿胶,文火浓缩后加红糖及膏,趁温装瓶备用。每次取30g,日服3次,用温开水冲饮。可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亏虚之经行隐痛,小腹空坠,月经量少,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无华等。
8.黄芪乌骨鸡:黄芪30g,乌骨鸡1只,调料适量。乌骨鸡去毛杂,洗净,切
块,与黄芪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炖熟,加味精、食盐调服。每周1-2剂。可益气养血.调经止痛,适用于气血亏虚之经痛,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气短乏力,心悸失眠.腰膝酸软等。
闭经
妇女超过一定时限仍不来月经,称为原发性闭经;月经周期之后,停经6个月以上者,称为继发性闭经。女子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以及绝经后的闭经都属正常现象。由于生殖先天发育异常所致的闭经不属于本文范畴。
中医按辨证求因原则,闭经分为虚实两端。虚者,阴血不足,甚至血海空虚,无血可下;实者,实邪阻隔,脉道不通,经血不得下行。可选用下列肉食药膳食疗方
1.桂元莲枣粥:桂元、莲米各30g,大枣5枚,阿胶5g,糯米50g,白糖适量。莲米去心,大枣去核,糯米淘净,加水适量同煮为稀粥,熟时调入阿胶、白糖,稍煮即可。每日1剂,作早餐服食。可养血益精,适用于气血亏虚,血海不足之闭经。
2.北芪杞子炖乳鸽:北芪、枸杞、莲米各30g,乳鸽1只,调味品适量。北芪布包,乳鸽去毛杂,洗净,同放锅碗中,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去药包,加食盐、味精适量服食,每日1剂。可益气养血,通经补肾,适用于气血亏虚,精血不足之闭经。
3.猪肉元鱼汤:猪瘦肉lOOg,元鱼1只,大枣10枚,调料适量。猪肉洗净,切块;元鱼去头、爪、甲壳,剁块;大枣去核。加清水适量同煮沸后,调入黄酒、食盐、味精、生姜、葱花等,同炖至鱼肉熟后服食。可补肝肾,益精血,适用于肝肾亏损,下元不足所致的闭经,症见月经量少,逐渐至闭经,体质虚弱,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等。
4.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60g,生姜30g,羊肉500g,调料适量。羊肉洗净,切块,当归、生姜布包,放砂锅内,加清水1500mL,用武火煮开后,用文火炖约2小时,熟后加食盐、味精适量服食。可补肾填精,益气养血,适用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所致的月经闭止。
5.归芪羊肉汤:当归、黄芪各30g,羊肉500g,调料适量。羊肉洗净,切块,当归、黄芪布包,加水同炖至肉熟后,去药包,人食盐,味精服食。可补肾益气,养血补血,适用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所致的月经闭止。此方另加生姜50g,适用于气血亏虚之闭经,证见经期后延,量少,经色淡而质薄,停闭不行,或头昏眼花,心慌气短,或食欲不振,神疲体倦,毛发脱落,消瘦萎黄。
6.艾叶生姜汤:艾叶lOg,生姜15g,鸡蛋2个。艾叶、生姜同鸡蛋加清水适量至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食蛋饮汤。每日1剂,连服6-7天为1疗程。可温经通络,适用于寒凝胞宫所致的闭经,下腹冷痛等。
7.苡仁扁豆鸭汁粥:苡仁、扁豆各30g,山楂15g,鸭汁及调料各适量。先将苡仁、扁豆、山楂洗净,与鸭汁同人锅中,煮至粥熟后,调味服食。可健脾利湿,适用于痰湿闭经。
<东方药膳>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