噎膈以吞咽困难,饮食膈阻不下,食下即吐为特征。噎膈与反胃都是胃失和降的疾病,噎是吞咽之时,梗噎不顺;膈是胸膈阻塞,饮食不下;反胃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噎证为轻,膈证较重,反胃尤重。本病多因忧思恼怒日久或嗜酒过度所致。辨证当分虚实,实证多因痰气交结或瘀血内阻,虚证则为阴液枯槁或气虚阳微,在采用药物等治疗时,可配合以饮食疗法。
噎膈,包括食道癌、胃癌、贲门痉挛、食道神经官能症等引起的疾病。
气郁痰凝食难咽,
食疗治噎取橘皮,
走窜消克“威灵仙”,
薏苡野菱助胃脾。
瘀血内阻咽不了,
凤仙花子白酒泡,
蟹骨研粉慈姑密,
酸醋鹅血开食窍。
伤阴少津液枯槁,
食有秘方噎膈膏,
丁香煨梨蔗姜浆,
牛奶煨粥更可靠。
朝食暮吐阳气衰,
菝葜猪肉祛毒湿,
胡桃枝蛋韭姜奶,
温中补阳血滞散。
一、实证
(一)痰气交结
气郁痰凝,阻膈胃脘,证见吞咽梗阻,胸膈痞闷隐痛,或上逆而呕,食与痰俱出,伴有咯痰白粘,胃纳不香,肢体困重,舌红苔腻,脉弦滑。
1.橘皮汤《食医心镜》
[组成]橘皮30克。
[制法]将橘皮焙干,研成粗粉,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
[服法]稍温饮服。
[按语]橘皮辛苦温,《食医心镜》用其治卒食噎,取其善化寒湿痰浊,行肺脾气滞之力,对噎食不下,咳吐白痰,胸脘胀闷者,本方有一定疗效。
2.威灵仙汤《本草纲目》
[组成]威灵仙60克,食醋、蜂蜜各150毫升。
[制法]先将威灵仙洗净切碎,与食醋、蜂蜜一起,小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
[服法]稍温饮服,饮后吐出痰涎为佳。
[按语]《本草正义》谓:“威灵仙,以走窜消克为能事,积湿停痰,血凝气滞,诸实宜之。”近代试用于食道癌者,有一定疗效。此外,本方可用于诸骨鲠咽。
3.薏菱煎《食物中药与便方》
[组成]薏苡仁30克,野菱90克。
[制法]先将野菱洗净带壳切开,与薏苡仁一起,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
[服法]稍温饮服,一日分两次服完,连服一月为一疗程。
[按语]薏苡仁甘平,功善健脾益胃,祛风胜湿,菱,俗称“菱角”,肉厚味香,古代多以此代粮,生者甘凉,清热生津,熟者甘平,补气厚肠。二者同用,有健脾气,化痰湿功效。近代文献认为薏苡仁、菱均有抗癌作用,故本方可试用于食道癌、胃癌属脾虚夹痰湿者。
(二)瘀血内阻
气郁血滞,瘀血停留,证见食物下咽,梗塞作痛,或食不得下而复吐出,胸膈疼痛,伴有面色黧黑,口干不欲饮,肌肤甲错,舌有紫气或紫斑,脉细涩。
1.凤仙花子洒《摘玄方》
[组成]凤仙花子10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将凤仙花子置白酒内浸泡3天,取出晒干,研成细粉,以酒作丸如绿豆大。
[服法]每次8粒,白酒送服,一日2~3次。
[按语]凤仙子,苦温有小毒,功能降气行瘀,凡噎膈骨硬,经闭难产,顽疾积块,属血瘀气滞者,服之颇有良效,因其功力迅利,故又有“急性子”的名称,对噎膈日久,正气不足者,宜审慎使用。
2.慈姑膏《颜氏验方》
[组成]野山慈姑250克,蟹骨、蜂蜜各120克。
[制法]先将蟹骨研成细粉备用,取山慈菇洗净切片,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取汁,再加水煎煮,共取汁3次,合并小火浓缩,加入蟹骨粉和蜂蜜搅匀,继续煎煮至较稠时离火。
[服法]每次2汤匙,开水冲服,一日3~5次。
[按语]山慈姑,俗称“茨瓜”,性味甘苦而寒,专攻破血化痰,善消肿块。蟹骨酸寒,功能活血消结,二者皆为破血散结之品,故佐以蜂蜜甘缓调和。本方适用于噎膈日久,瘀血内阻者。
3.醋大蒜《颜氏验方》
[组成]紫皮大蒜240克,醋250毫升。
[制法]将大蒜去皮洗净,与醋一起,加水适量,煎煮熟烂。
[服法]喝汤吃大蒜,分顿食完。
[按语]大蒜辛温,功能消结解毒,行气暖胃,近代研究其有抗癌作用,加醋同煮,取其散瘀解毒之力,本方可作为食道癌的辅助治疗。
4.鹅血饮《食物中药与便方》
[组成]新鲜鹅血250毫升,黄酒50毫升。
[制法]宰鹅时取鲜热血与黄酒混合和匀。
[服法]趁热饮服。
[按语]《续名医类案》载:“武昌僧患胃脘痛,其徒亦患之,师死,遗命必剖视吾心,果于心间得细骨一条,长七八寸,形如簪,插瓶中供师前,偶有贵客至,杀鹅,取骨挑鹅喉,凡染鹅血处即化,徒饮鹅血数日,胃疾竞除。”鹅血咸平,《本经逢原》谓:“鹅血能涌吐胃中瘀结,开血膈吐逆,食不得入,乘热恣饮,即能呕出病根。”近代有用其试治胃癌、食道癌者,有一定疗效。
二、虚证
(一)阴液枯槁
阴液亏损,胃失濡养,证见吞咽不下,胸膈阻塞疼痛,食下即吐,伴有形体消瘦,肌肤枯燥,口干舌燥,大便坚如羊矢,舌绛红苔少,脉细数。
1.秘方噎膈膏《冷庐医话》
[组成]人参10克,芦根、龙眼肉各30克,人乳、牛乳、蔗汁、梨汁各100毫升,生姜汁10毫升,蜂蜜适量。
[制法]分别将人参、芦根、龙眼肉加水适量,煎煮取汁100毫升,与人乳、牛乳、蔗汁、梨汁、生姜汁混合和匀,隔水炖成膏状,加入蜂蜜拌匀即可。
[服法]每次一汤匙,开水冲服,一日3次。
[按语]《张氏医通》谓:“大抵气血亏损,受因忧思悲恙,则脾胃受伤,血液渐耗,郁气生痰,痰则塞而不通,气则上而不下,如碍道路,饮食难进,噎塞所由成也。”,故以人参、龙眼肉补益气血,人乳、牛乳、蜂蜜滋阴生津,蔗汁、梨汁、芦根清热生津化痰,生姜汁和胃降逆,使气血生,阴津复,痰浊化,则噎膈可除。
2.蔗浆《梅师方》
[组成]新鲜甘蔗、生姜各适量。
[制法]分别将甘蔗、生姜洗净切碎,用纱布绞取汁,取甘蔗汁70毫升,生姜汁10毫升,混合和匀,炖温。
[服法]趁温饮服,一日3次。
[按语]甘蔗甘寒,清热生津,大补脾阴,且能下气润燥,少佐生姜汁和胃降逆,二者同用,则有生津润燥,和胃降逆的作用,适用于反胃、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属脾胃津亏,胃气上逆者。
3.丁香煨梨《圣济总录》
[组成]大雪梨1个,丁香15个。
[制法]先将大雪梨洗净,去心,装入丁香,外用纸包好,置炉旁煨熟,去丁香。
[服法]食梨,一日1~2个。
[按语]梨,甘微酸而凉,功能清热生津,善养肺胃津液,配以丁香温中降逆,专治呃逆、呕吐、反胃诸证,二者同用,适用于反胃转食,药物不下属胃阴虚弱者。
4.牛奶粥《本草纲目》
[组成]新鲜牛奶250毫升,粳米60克。
[制法]先将粳米加水适量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牛奶,再煮一二沸即可。
[服法]稍温饮服。
[按语]《本草纲目》称牛奶“治反胃热哕,补益劳损……老人煮粥甚宜。”,牛奶甘平,善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主治反胃噎膈属阴液亏损,虚火内炽者。
(二)气虚阳微
阳气虚衰,运化失职,证见吞咽不利,饮食不下,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伴有面色苍白,形寒气短,泛吐清涎,面浮足肿,舌淡而胖,脉细弱。
1.韭汁牛奶饮《丹溪心法》
[组成]新鲜牛奶250毫升,新鲜韭菜、新鲜生姜各适量。
[制法]分别将韭菜、生姜洗净切碎,用纱布绞汁,取韭菜汁40毫升,生姜汁10毫升,与牛奶混合和匀,隔水炖热。
[服法]稍温饮服。
[按语]韭菜辛温,既可温中补阳,亦可散胃中血滞,寓攻补于一物之中,为治正虚邪实之噎膈的要药,配以生姜温中降逆,牛奶润燥补虚,共奏温阳补虚,和胃降逆之功效。
2.胡桃枝煮蛋《颜氏验方》
[组成]胡桃枝120克,鸡蛋4个。
[制法]先将胡桃枝洗净剪碎,加水适量,煎至30分钟,放入鸡蛋,煮熟去壳,用竹签在鸡蛋上扎多个小孔,再煎至一小时后去渣取蛋。
[服法]每次空腹食鸡蛋2个,一日两次。
[按语]胡桃枝性温味甘,近代文献指出,本品对肿瘤能改善症状,增进食欲。可试用于胃癌、食道癌以及宫颈癌、肺癌等疾病。
3.菝葜烧猪肉《颜氏验方》
[组成]鲜菝葜500克,肥猪肉50克。
[制法]先将菝葜加冷水1500克,煎煮浓缩成500克,去渣,加入猪肉,继续煎煮至肉熟烂即可。
[月艮法]吃肉喝汤,一日分顿服完。
[按语]菝葜甘温,善去风湿,消肿毒,近代发现本品可治疗胃癌、食道癌、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鼻咽癌,其中对胃癌和食道癌属虚寒型者效果较好,具有增进食欲、减少呕吐、疏通狭窄食道和止痛作用。菝葜含有皂素及鞣酸,有刺激胃肠道粘膜的副作用,故加猪肉同煮,中和杂质,以减轻胃肠道反应。
4.伏龙肝粥《百一选方》
[组成]灶心土9克,粳米60克。
[制法]先将灶心土研成细粉备用,取粳米加水适量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灶心土粉,再煮一二沸即可。
[服法]稍温饮服。
[按语]伏龙肝为灶底中心的焦黄土,久经火炼,性味辛温,功能温中止呕,配以粳米补益脾胃,二者同用,共奏补益脾胃,温中止呕之功效,适用于呕逆反胃属虚寒者。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