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内科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百病食疗方 > 内科 > 咳嗽 > 正文
  • 清退虚热有良方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6-11-30 15:11:00
  • 核心提示:病方主治
    咳嗽
    凡是因为体内气血阴阳的亏损,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发热,中医学称之为内伤发热。这种发热的特点是以低热多见,一般病人自我感觉发热,但是体温却在正常范围之内或者略微偏高。在治疗这一类型的发热时,除用

    病方主治
    咳嗽

      凡是因为体内气血阴阳的亏损,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发热,中医学称之为内伤发热。这种发热的特点是以低热多见,一般病人自我感觉发热,但是体温却在正常范围之内或者略微偏高。在治疗这一类型的发热时,除用清热退烧药外,还应该配合采用食疗方法来调理,使身体重新回到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具体的食疗方法有:

        发热伴有心情烦躁、胸胁胀满、口苦等表现时,应以疏肝解郁为治法。可饮用金玫茶。取郁金10,玫瑰花6,先将郁金加水煮开,然后放人玫瑰花略煮,放入冰糖调味即可饮用。玫瑰花能理气活血,郁金疏肝解郁,冰糖清凉除热。

        发热常在劳累后加重,并伴有头晕乏力、自汗、容易感冒等表现时,应该用益气养血法来治疗。可以选用参麦粥。取太子参10,浮小麦15,小米30。将太子参、浮小麦加水煎煮,滤取药汁,在药汁中加入洗净的小米,煮粥食用即可。太子参补气生津,浮小麦益气除热,小米长于补中益气而性质偏凉,适合于气虚不足者食用。.

        发热以午后或夜间明显,并伴有手足心发热,心烦,盗汗,失眠多梦,口干,腰膝酸软等阴虚症状时,应该以补养阴液,清退虚热来治疗。可以选用的药膳有:地黄粥。此方出自宋代官方编著的医药书籍《太平圣惠方》。所需原料为生地20,粳米50。将生地加水煎煮取汁,粳米加水煮粥,将生地药汁加入粥中食用即可。生地清热养阴,粳米补中益气,能起到温和的滋补作用。地骨皮饮,此方出自唐代名医孙思邈所编写的书籍《千金要方》,所需原料有地骨皮15,麦冬6,小麦6。将三者洗净,共同放人锅中加水煎煮,至小麦熟即可饮用,地骨皮长于清虚热.止盗汗;麦冬养阴生津,清热除烦;小麦益气固表。

        发热以下午及夜间加重,伴有身体固定部位的疼痛,面色紫暗发黑等表现,是因为体内有血瘀状况而产生的发热,治疗以活血化瘀止痛为主。可以选用山楂冰糖饮。取山楂30,加水煮沸后放入冰糖溶化后饮用。山楂能散瘀血而不伤及新血,冰糖之甘与山楂之酸合用,能生津开胃,增进食欲,以改善发热患者食欲不振的症状。    (李欣雨)

    〈医药养生保健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