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呼吸道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也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措施,当呼吸道粘膜受到异物、炎症、分泌物或过敏性因素等刺激时,即反射性地引起咳嗽,有助于排除自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或分泌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咳嗽的不利作用是能把气管病变扩散到邻近的小支气管,使病情加重。另外,持久剧烈的咳嗽可影响休息,还易消耗体力,并可引起肺泡壁弹性组织的破坏,诱发肺气肿。如果咳嗽的方法不正确,既消耗体力,又会引起支气管痉挛和气短症状的加重,甚至诱发咳嗽晕厥综合征。咳嗽晕厥综合征是由于剧烈的连续咳嗽而引起的一过性意识丧失,是咳嗽引起的喉部迷走神经反射所致。表现为发作性阵咳后,出现数秒钟的一过性意识丧失。典型患者可在咳嗽数秒钟即可引起晕厥发作,有时伴轻度痉挛,晕厥持续时间多在10秒钟之内,少数人可长达30~60秒,意识恢复后不留任何后遗症。应当注意的是,患者处于立位或坐位时进食、哄笑易于诱发剧烈咳嗽和咳嗽晕厥。
正确的咳嗽方法是:
1、咳嗽前应先缓慢深吸气,吸气后稍屏气片刻。
2、然后躯干略向前倾,两侧手臂屈曲,平放在两侧胸壁:下部,内收并稍加压。
3、咳嗽时腹肌用力收缩,腹壁内陷,一次吸气,可连续咳嗽三声。
4、停止咳嗽后缩唇将剩余气体尽量呼尽。
5、再缓慢吸气或平静呼吸片刻,准备再次咳嗽的动作。
如果深吸气后诱发咳嗽,可采取间断分次吸气,争取肺泡内充分充气,以增加咳嗽的效率。在这过程中,还应注意动作的连贯性,一气呵成。同时在咳嗽时,也可自己用手叩击胸前壁,或由家属协助叩击后胸壁来振动支气管内的分泌物,以增加咳嗽排痰的力度。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报》文/ (戴卫)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