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是人体重要脏器,心脏出现疾病将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近年,心脏病特别是「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并有年轻化趋势,医家分析这是由于近代社会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特别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影响所致。有中医专家指出,治疗冠心病也可以从食疗做起。冠心病的病机在于心脉不通,管腔闭塞或痉挛,猝然引起心机短暂缺血和缺氧。香港名老中医潘伯新应用药膳治疗此病颇有心得,他认为冠心病绞痛者,应选用活血化瘀为治则的药膳方;若心肌梗塞者,应以益气活血为主的药膳方,常能凑效。
潘伯新在其《冠心病的药膳浅析》论文中指出,冠心病(CHD)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属中医学的「胸痹」、「心痛」、「厥心痛」、「瘀血心痛」、「真心痛」等范畴。饮食习惯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密切关系,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液呈高凝状态或高脂血症时,可用适当药物治疗,但饮食调理也不能忽视,尤以药膳治疗更为重要。
(一)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病以心绞痛症状最为多见,近年中医对活血化瘀治疗心血管病进行了较广泛深入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逐渐揭示了血瘀证的病理生理基础及活血化瘀的作用机理。随著对传统方药的挖掘运用与研究,过去许多文献末记载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葛根、石菖蒲、吴茱萸、姜活、木通及人参、黄芪、党参、炙甘草等均证实有活血效应,为药膳学调治冠心病起到推动作用。
潘医师参考了临床经验与中外医家的治疗心得,提供以下药膳──
1.葛根粥:葛根1两、粳米2两,先把葛根切片,再与粳米加入清水煮粥食用。葛根是目前临床应用治疗冠心病行之有效的中药,经药理学研究证明,它清热生津,活血祛瘀,可扩张心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对冠心病心绞痛防治心肌梗塞和脑中风有显效。
2.丹参红枣茶:丹参4钱、红枣6枚、绿茶2钱,先将丹参、红枣(劈开)用清水煎煮,再加绿茶叶泡焗饮用。方中的丹参活血祛瘀,可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脂;红枣也有益气活血的功效;绿茶的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防止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早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证实,故本方可主治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二)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个临床类型,它是由于冠状动脉供给心肌的血液阻断,造成部分心肌持久性缺血,发生局部坏死。近二十多年来,随著对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研究的广泛深入,认识到心气虚是心肌梗塞的本证,而瘀血是标证。气虚血瘀贯穿了本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是决定证候演变发展的基础,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的心肌梗塞,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我们在此启示下,按益气活血的治则组成药膳方,可防治梗塞前状态的梗塞病征,调治急性心肌梗塞的缓解期和陈旧性心肌梗塞。
潘医师参考了本人及中外医家临床经验,提供食疗方如下──
1.益气丹参粥:西洋参3-5钱、丹参1两、红枣5枚、粳米2两、红糖适量。先把丹参煎水取浓汁,去渣后再与西洋参、红枣、粳米、红糖等混合煮成粥,温热服食,10天为一疗程。西洋参有益气滋阴,养心清痰之效。经现代研究证明,它有改善心肌缺血,抑制血栓形成,降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丹参是冠心病中,使用最早,应用最多的活血化瘀药之一,它与益气养血的大枣合用,对防治梗塞前状态、缓解期心肌梗塞有一定功效。
2.参麦玉米粥:人参3钱、麦冬4钱、玉米粉1两、粳米2两。先把人参、麦冬、粳米混合煮粥,煮至米烂粥熟后,把玉米粉调入搅拌,因玉米粉营养全面,玉米油是一种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对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及血液循环障碍等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人参、麦冬是益气养阴之佳品,与玉米粉组成本药膳方,对冠心病、心肌梗塞的防治更显功效。
3.柿枣黑豆饮:京柿乾去蒂3个、青皮黑豆(微炒爆口)1两、大麦米2两、鸡心大红枣(去核)9个、冰糖1两。先用清水洗去表面灰尘,注入清水10碗,煎至1碗,去渣取汁候用。每天早晚各饮汁一次,连饮20天为一疗程。潘伯新引证其临证中应用此食疗方法疗冠心病并心肌梗塞,疗效满意,其中一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经西医急诊住院抢救,缓解后出院等待手术。经上法调治一月余,自觉症状消失,再经西医复查后,取消手术。
潘医师指出,冠心病患者饮食宜淡,切忌过饱,尤忌肥甘厚味和戒酒。严格限制每日食盐量(以每日3-5克为宜),多吃新鲜瓜果,大便保持通畅,若血压、血脂高者,应同时积极防治之。
来源:大公网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