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纳运食物及化生气血最重要的脏腑,食疗对脾胃保健非常重要。当然,食疗也需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辨证施食」。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或寒证的胃痛、腹痛、泄泻等,可多食性味辛热的葱、姜、韭、蒜、胡椒等;平素脾胃虚弱的人,宜食用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平素胃热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乾寒生津之品;因情绪而引致气机阻滞的肠胃病患者,宜多食萝卜、佛手、金橘、陈皮等食物。
砂仁煲猪肚温中和胃
砂仁辛温,有行气止痛消胀的功效,特别适合脾胃虚寒的肠胃病患者。中医食疗以形补形,用砂仁(6克)、猪肚(一个,用粗盐擦洗干净)、姜两片煲汤,粗盐调味,饮汤食肉。若兼有胃炎症状者,可放大蒜10粒(10瓣去衣)同煮汤,有消炎功效。
此汤温中和胃,对虚寒性的「胃气痛」有明显食疗功效。(注:胃中有热者不宜。)
陈皮白粥祛气滞
早上来一碗陈皮明火白粥,是早一辈广东人的饮食习惯,老人家说这碗白粥既暖肠胃又顺气(米粥和胃、陈皮行气化痰),食过精神爽利。大家不妨恢复这个健康早餐的习惯,又或可作宵夜、甚至作午餐、晚餐。
用吃剩的白饭与陈皮丝煮粥吃,20分钟左右即可享用,此粥适合肝郁气滞者进食;如伴有便秘者,可以核桃佐粥食,又或将核桃肉与粥同煮。
青皮 佛手 疏肝解郁
青皮与佛手皆为芸香科植物,同属中医理气药,都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煎成药茶适合肝郁胃胀、食滞、作呕等肝胃不和患者饮用。每次可用青皮(10克,洗净剪碎)、生麦芽(30克洗净)加水(250毫升左右)煎茶饮;又或每次用佛手(10克剪碎)泡沸水饮用。
<<大公网>>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