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妇产科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百病食疗方 > 妇产科 > 带下 > 正文
  • 带下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3-07-25 09:04:00
  • 核心提示:病方主治
    带下
    带下病是带下量明显增多,或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全身及局部症状为特征的疾病。 根据带下的颜色不同,带下具体又分为“黄带”、“白带”。“赤带”、“赤白带”、“青带”

    病方主治
    带下
                        
        带下病是带下量明显增多,或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全身及局部症状为特征的疾病。
        根据带下的颜色不同,带下具体又分为“黄带”、“白带”。“赤带”、“赤白带”、“青带”及“五色带”等。现代医学之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淋病性阴道炎等各种阴道炎症及盆腔、宫颈炎等是引起带下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本病的产生系湿热或湿毒之邪入侵带脉、或劳伤脾胃、湿浊下注、或产育过多、房劳伤肾、阴虚火旺、带脉失固所致。
        临床上本病可分为脾虚、肾阴、湿毒等三种类型,故食疗应以健脾固肾、补中升阳,或清热解毒除湿为原则。脾虚:带下色白或淡黄,质粘稠,无臭气,绵绵不断,面色断白或萎黄,四肢不温,精神疲倦,纳少便请,两足浮肿,舌淡苔白或腻,脉缓弱。肾虚:白带清浊,量多,质稀薄,终日淋漓不断,腰疼如折,小腹冷感,小便频数行长,夜间尤甚,大便溏薄,舌质谈,苔薄白,脉沉细。温毒:带下量多,色黄绿如脓,或扶血液,或浑浊如米泔,有秽臭气,阴中瘙痒,或少腹痛,小便短赤,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脉数或滑数。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