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美容和人体美密不可分,而人体审美意识早在远古时代即已产生,我国人民很早就知道采用某种方式来美化自己。有据可查的是距今50000多年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物。在遗物中发现很多妆饰品,有钻孔的小砾石、石珠和穿孔的狐、獾或鹿的犬齿,刻沟的骨管,穿孔的海蛤壳和钻孔的青鱼眼上骨等。所有的妆饰品都相当精致。小砾石妆饰品颇像现代妇女胸前配带的鸡心;小石珠中间钻有dqL,穿孔几乎都发红色,估计是它们的穿带都用赤铁矿染过。这些遗物说明我国原始先民对人体妆饰物的外型、光洁及色彩等,已具有一定的审美水平。
至新石器时代,各种饰品不论从原材料还是种类上都更加丰富。如代表着仰韶文化(其年代为前4515~前2460年间)的宝鸡北首岭发掘的原始遗物中有大量的妆饰品,从质地看,有石饰、蚌饰、骨饰、牙饰、陶饰等等;从用途分,有项饰、头饰、发饰(如骨笄)、腕饰(如陶环)等等。这些妆饰品的美感远不止表现在满足感官刺激的色彩方面(这是某些动物也具有的),而更突出了造型、形式和制作的精美。l972年临潼姜寨遗址挖掘时,在一个十六七岁的女性死者身上发现了一对玉制耳坠及一串骨链,上串8720颗骨珠。以上挖掘遗物有力地说明了我国原始先民在五六千年前已经产生了自觉的人体审美意识,他们已经用美的工艺品来装饰自己。另外,从已出土的陶塑看,很多人头像都饰以图腾,如虎纹之类的兽皮花纹,这一方面说明先民的图腾崇拜,同时也说明新石器时代已有在头面部文饰的美容行为。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