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慢性盘状红斑性狼疮(DLE),主要发生于面部,以及其他暴露部位,愈后留下疤痕,为妨碍美容的比较严重的皮肤病之一。
(一)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发生的内因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而肝肾亏损,或因七情内伤,劳累过度,或因房事失节以致阴阳气血失于平衡,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经络阻塞,腠理不密;外因则多为日光照射,感受热毒,蕴积肌肤。此外尚与肝气郁结有关。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理可能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由于某些外因作用,机体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破坏了耐受性,使机体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反应,结果造成组织损伤。由于主要损伤结缔组织,故属结缔组织疾病范畴。
本病目前已知的外因有细菌或病毒感染、药物反应等因素,日光照射、紫外线照射可以激发或加重损害,临床与实验还证明雌激素也能诱发本病或使病情加重。此外,女性妊娠期间往往病情加重。
(二)临床表现
1.多见于15~40岁女性。
2.基本皮损为盘状限局性红斑分布在鼻梁两侧的面颊部,典型者形成蝴蝶样形态;皮损表面附有粘着性鳞屑,鳞屑的下面有角质刺,犹如钉板,嵌在开大的毛囊孔内;剥去鳞屑在皮肤上可见到开大的毛囊口哆开,状如筛孔;有时毛细血管扩张;多年的皮损中央萎缩或形成疤痕,周围色素沉着,间杂色素减退。
3.好发部位主要在面部,也可发生在耳壳、头皮、手背、口唇、颈背等处。在耳壳的损害,常是边缘不清的青红色或暗紫色的斑块,冬季明显,类似冻疮,但夏季也不消失,日久多形成萎缩性疤痕,形成畸形呈虫蚀或鼠咬状;发生在头皮者,多先有红斑鳞屑,再有角质增生或有萎缩性疤痕,头发往往折断,甚至头皮可连毛囊一齐揭下如钉鞋,而呈永久性脱发;唇部的病变,以下唇的唇红部为多,先为充血性红斑和角质性脱屑,质硬且多,日久呈萎缩性的白色疤痕,侵及四周皮肤表现为糜烂和溃疡,日久遗留一个边缘清楚的、光秃色淡的疤痕。
4.在病情发展过程中,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和烧灼感。
5.病程慢性,夏季或日晒后加重,日久损害可趋于静止状态,有的中心色素减退,周围色素沉着。日久个别患者可癌变。极少数患者可因日光曝晒或过度劳累等原因,损害加剧而转变成为系统型红斑性狼疮。
6.少数患者可同时在面颊、头皮、手背、足背、足趾、躯干等各处同时发生多数与面部盘状红斑性狼疮相同的皮损,而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叫播散型红斑性狼疮。
7.有些学者把深在型红斑性狼疮列为皮肤型盘状红斑狼疮的一个特型。其特点为在头面或其他部位有盘状红斑性狼疮的皮损,同时皮下有一个到数个质软或硬、樱桃至鸽蛋大、界限清楚的结节,皮肤表面正常。好发于面部、上臂、臀或膝、背部、前臂等,多自行吸收而不留痕迹,或愈后表面凹陷,留下大小不同及深浅不一的疤痕,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少数有系统性病变。
(三)治疗方法
1.内治
(1)中药
①辨证论治
治宜养阴清热,补益肝肾为主。常用药物如生地、玄参、麦冬、知母、黄柏、银花、地骨皮、青蒿、生甘草。加减法:发生在头皮部者,上方加当归、白芍、菊花、炙地龙;发生耳轮等处似冻疮者,上方加黄芪、赤芍、红花、桂枝、鸡血藤,去知母、黄柏、银花、地骨皮;以唇部和粘膜损害为主者,上方加制黄精、天花粉、生大黄、车前子;深在性红斑性狼疮,上方加夏枯草、海藻、牡蛎。转成系统性红斑性狼疮或鳞状细胞癌,用药见有关资料。
若肌肤甲错明显者,治宜活血化瘀,用通窍活血汤加减。加减法同上。
(2)成药验方:以上各型均可选用以下药物配合治疗。
①昆明山海棠片,0.25g,每次2~3片,1日3次饭后服。
②青蒿素0.2g,每次1片,1日2次饭后服。
③亦可选用六味地黄丸9g(分吞),或新六味片,每次5片,1日3次;或滋阴补肾片,每次5片,1日2次。
均可用青蒿9g,煎汤代茶,送服上述药片。
(3)西药
①磷酸氯喹0.25g,每次1片,1日2次,1周后减为1日1次,3个月后改为1周2次,出现视力模糊等副作用时停用。
②泛发者(播散型)可口服小剂量强的松,每日30mg,分3次口服,产生疗效后减量、停药。
③氯苯酚嗪:每日100mg,顿服,主要副作用为皮肤红染。
④每天肌注维生素B12500µg,或微生素E20mg,每日3次口服,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外治
(1)白玉膏和肤轻松各半混匀外搽皮损处,或去炎松或肤轻松合黄连膏各半混匀外搽,每 E12次,疗效甚佳。若用塑料薄膜封包,可增加疗效。
(2)肤疾宁外贴,1周换1次。
(3)也可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强的松龙混悬液或确炎舒松-A等进行皮损内注射,每1~2周1次。
(4)小片皮损也可用二氧化碳霜、液氮冷冻治疗。
(四)日常养护
1.尽量避免受凉感冒,以减少病毒、细菌感染的机会。
2.避免日晒,对日光敏感者更应注意,外出时应该使用防光剂、撑伞或戴宽边帽,穿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或长裙。忌用有光感作用的药物如酚塞嗪、双氢克尿塞、磺胺类药物和灰黄霉素等。
3.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最好避免妊娠,以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如已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则应早做治疗性人工流产。
4.增强体质,注意营养调节及补充维生素,可进食水果、动物肝脏等,但不宜服食含有雌激素的滋补营养品,如人参蜂王浆等。
5.育龄妇女应避免使用雌激素类避孕药,可改用其他避孕方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