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上海的发病率已高居第2位。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痛苦。中医药是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放化疗的解毒增效、预防术后复发转移、提高生存质量、抑制晚期疾病进展、延长晚期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免疫力等方面。
一、结直肠癌放化疗阶段的中医治疗
1.减缓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在结直肠癌的放化疗中最常出现的是恶心、呕吐、腹泻、脱发、全身乏力等症状,和胃补虚的中药能够防治这些症状,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放化疗难关。
2.减缓放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在放化疗中或结束后往往出现白细胞减少、贫血或血小板下降等骨髓抑制的情况,补肾健脾为主的中药能有效减缓骨髓抑制。
二、结直肠癌术后的中医药治疗
1.预防术后复发转移:术后复发转移是患者致死的最根本原因,中医药在预防术后复发转移方面有明显的优势。通过近二十年临床实践,我们发现,和血理气解毒中药的效果最为显著。
2.肿瘤相关疲劳综合征:神疲乏力、纳差、腹胀、腹痛、消瘦等症状。绝大部分患者应用健脾除湿或补肾健脾为主的中药后,这些症状能很快减轻或消失。
3.大便异常:大便异常或习惯改变是结直肠癌术后最多出现的症状,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术后复发转移有着密切关系。中医药在改善这些症候方面效果显著。如术后腹泻往往应用益肠止泻为主的中药;如术后便秘,应用润肠通便为主的中药;如粪质异常,或大便稀薄,或粘液多,或粘冻,或完谷不化等,应用健脾温肾为主的中药。
4.直肠癌术后综合征:直肠癌因为位置较低,距离肛门最近,手术后往往表现出大便和肛门功能异常的一系列表现,临床称为直肠癌术后综合征。其临床表现除大便不畅,便意频频,便溏臭秽、泻出如水样,大便失禁或滑出,甚至大便带血等大便异常改变外,多数患者还表现出肛门或刀口部位疼痛、肛门渗血、灼热、潮湿、瘙痒、下坠等症状,对于这些情况,中药熏洗结合口服汤药的治疗一般都能获得满意疗效。
三、结直肠癌老年或晚期患者的中医药治疗
结直肠癌的一些老年患者在诊断明确时因为年龄或体质的原因,不能接受手术治疗,在这种情况下,中药往往能改善患者体质,配合放、化疗能显著抑制肿瘤的进展。对于未接受手术的老年直肠癌患者,除了中药口服、静滴外,还可以配合中药熏洗、中药直肠滴入等方法,这些中医治疗相互配合,能有效控制、改善患者的大便异常、出血、疼痛、灼热、下坠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结直肠癌最易转移至肝、肺、骨、腹膜后淋巴结等处,一旦发生远处转移,即是晚期阶段。在这个阶段,除少数肝转移患者(约1/6)能再次进行根治手术外,其余的治疗主要包括化疗、放疗、生物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等方法,中医药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应用,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