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肿瘤科 > 正文
  • 难以辨别的神经内分泌肿瘤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9 10:56:15
  • 核心提示: 核心提示:“当病因不明的功能性腹泻患者久治不愈时,应警惕患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可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棘手之处在于其临床表现十分复杂,不仅累及
    核心提示:“当病因不明的功能性腹泻患者久治不愈时,应警惕患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可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棘手之处在于其临床表现十分复杂,不仅累及胃、胰腺、肠道,而且侵犯肺、食道、胸腺等。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程先生总是感觉肚子不舒服,刚开始并没介意,但经常的腹泻、腹痛让程先生有了一些警惕,在去了几家医院检查后,医院告之是神经内分泌肿瘤。

      “当病因不明的功能性腹泻患者久治不愈时,应警惕患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可能性。”解放军307医院肿瘤科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徐建明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患者起初都会因为腹泻、腹痛等原因到医院就诊,医生往往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如果症状没有得到缓解或者症状更加严重了,患者就应多去几家医院,找专家寻求更多的帮助。“一般在这个阶段,胃肠病医生或其他专家就应该要求做一些影像学的检查,以便进一步寻找原因。”

      被确诊患者人数越来越多

      “神经内分泌肿瘤虽然不像胃癌、肝癌那么多见,但也并不像我们原先想象的那么少见!” 徐建明分析说,尤其是随着近年来病理诊断水平地大大提高,被确诊的患者人数也越来越多。像在307医院,平均每个月大约都会接到3例被确诊的新病人,一年则在30例病人左右。

      据流行病学显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大约为0.5至1例/10万左右。其肿瘤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患病率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仅次于结直肠肿瘤居第二位。在过去30年间,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提高约5倍,这固然与临床诊断手段的进步有关,但实际发病率也的确在增加。

      由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对罕见,许多内科医生对此病不太熟悉。加之临床上往往使用几十个术语描述类似的疾病,这也造成了极大的混淆。日前,神经内分泌肿瘤国际巡讲再次来到北京,与中国专家就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热烈和深入的讨论。同时,也对目前中国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遍布全身的神经内分泌细胞

      神经内分泌肿瘤来源于人体神经系统中的内分泌细胞,是内分泌细胞与神经细胞的“混血儿”。

      “神经内分泌细胞广泛分布于人体,不仅存在于一些内分泌器官或组织中,还散在分布于支气管和肺、胃肠道、胰腺的外分泌(导管)系统、胆管和肝脏等,即所谓"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系统"。也就是说,神经内分泌细胞存在于人体的肺、胃肠道等多个器官中,执行着特殊的功能,譬如调节通过肺的气流与血液、控制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等。”徐建明解释说,人体的各器官和组织都可能发生神经内分泌肿瘤,但以内分泌器官相对多见,如垂体、肾上腺等,非内分泌器官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以肺、胃肠道和胰腺相对多见。

      徐建明介绍说,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诊断与其他类型的肿瘤相比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形态学变异相对小,该肿瘤的一般病理形态学表现是其肿瘤细胞常呈器官样等排列。瘤细胞的形态较一致、间质少。总而言之,多数该类肿瘤的形态学表现比较“善良”。“过去认为神经内分泌肿瘤罕见,但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对该类肿瘤特异性功能产物的识别以及相关的检测技术的应用,人们发现其实该类肿瘤并非少见或罕见。”徐建明如是说。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