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生活中养成好习惯就能加固抵御防线,为抗击肿瘤多添一成胜算把握。特别专访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部分肿瘤专家,请他们谈谈肿瘤防治的新要诀、新
在生活中养成好习惯就能加固抵御防线,为抗击肿瘤多添一成胜算把握。特别专访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部分肿瘤专家,请他们谈谈肿瘤防治的新要诀、新举措、新方向。
扫雷1:胃癌
分级预防,干预胃癌
胃癌是源自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由于胃癌的病因复杂,患者的体质因素不同,因此在胃癌发生的预防和干扰上,要提倡“三级”预防。
◆ 一级预防:加强有关预防胃癌的科普教育,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尤其是不良的饮食习惯。
◆ 二级预防:提倡“三早”,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胃癌高危人群的监控,定期复查,一经确诊,尽早争取综合治疗。
◆ 三级预防:对中/晚期胃癌患者加强综合治疗,提高生存率,对晚期病例要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医学指导: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科王兴鹏、刘占举、郭传勇主任医师、教授)
扫雷2:肺癌
抗击肺癌,从拒烟做起
肺癌发生于支气管粘膜上皮,亦称支气管癌。大量资料表明,长期大量吸纸烟是肺癌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多年吸纸烟每日40支以上者,肺鳞癌和未分化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4-10倍。此外,城市居民肺癌的发病率比农村高,这可能与大气污染和烟尘中含有致癌物质有关。因此抗击肺癌的首要任务是拒绝吸烟。(医学指导: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胸外科费苛主任医师、教授)
扫雷3:直肠癌
大便出血,别作轻率诊断
直肠癌由于位置深入盆腔,解剖关系复杂,手术不易彻底,术后复发率高。中下段直肠癌与肛管括约肌接近,手术时很难保留肛门及其功能是手术的一个难题。
如今我国青年群体直肠癌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值得一提的是,在临床上应对大便出血的病人予以高度警惕,不要轻率地诊断为“痢疾”、“内痔”等,必须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癌肿的可能性。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必须重视直肠指检、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等检查方法的应用。(医学指导: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普外科谭江平主任医师、教授)
扫雷4:前列腺癌
50岁以上男性:每年检查一次PSA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7万-8万名前列腺癌新病例,95%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目前前列腺癌的发生率依旧在持续增加。前列腺癌的病因不明,可能与性激素有关,其他原因目前依旧在研究中。但可以肯定的是,90%的前列腺癌发生在前列腺后叶,早期多无任何症状,即使有所不适,也不足以引起病人的重视。当肿瘤增大压迫尿道时,又往往与前列腺肥大相混淆。因此,约80%的病人首先发现远处转移病灶,然后才发现前列腺癌,此时病变已经属晚期。对待前列腺癌也不能单靠自我感觉。建议凡年龄在45岁以上的男性,每年应作一次直肠指检,这对于早期诊断极为重要。直肠指检的准确率达50%-70%,可获得早期诊断及根治机会。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虽低于西方国家,但随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其它检测方法的广泛应用,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检出率逐渐增高。因此有必要呼吁,50岁以上的男性应每年检查一次血中的PSA。令人忧虑的是,有些早期患者术后生活了几年,认为应该算痊愈了,忽略复查,却不知前列腺的癌细胞适应性很强,过几年又会很快适应没有雄激素的环境,继续生长、复发。因此,复查同样重要。(医学指导: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郑军华主任医师、教授)
扫雷5:介入治疗
重视肿瘤介入治疗
介入是在医学影像学方法的引导下,采取经皮穿刺、插管对患者进行血管造影,病理学、生理学、细胞学及生化学等检查,并进行药物灌注、血管栓塞、扩张成形术及体腔引流等方法诊断及治疗疾病。涉及到人体呼吸消化、循环、神经、泌尿、骨骼等多个系统疾病。
简便,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是介入治疗的特点。与传统静脉给药化疗相比,肿瘤介入可以使局部化疗药物浓度提高,与癌细胞接触时间长。因此,对于有些不具备手术条件的患者,可采用介入疗法以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并发症。(医学指导: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程英升 主任医师、教授)
扫雷6:心脏粘液瘤
重小体积心脏粘液瘤也可无症状
心脏粘液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约占50%。病人年龄大多数在30-50岁之间。女性发病率比男性略高。体积很小的粘液瘤可以没有症状。出现移动度较大的粘液瘤如突然阻塞房室瓣瓣孔时,病人可发作昏厥,抽搐,甚或引致猝死。粘液瘤病例多无风湿热病史,病程较短,症状和体征可能随体位变动而改变。粘液瘤病例明确诊断后应尽早施行手术摘除肿瘤。通常粘液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手术死亡率和复发率均低。(医学指导: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徐亚伟 主任医师、教授)
扫雷7:大肠癌
人到四十,须检肠镜
现代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肠癌发病。其实,大肠癌如能在早期发现、治疗,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但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5%左右。因此,早防早治意义重大。
大肠癌最主要的预防方法就是重视检查和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提倡40岁开始就必须进行肠镜检查。如没有发现息肉可以在5-10年后再检查,如发现息肉则须及时切除并追踪检查。生活上应避免长期进食高脂高热量食物,多进富含纤维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大蒜、茶叶等食品,并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和叶酸等。(医学指导: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普外科葛海燕 主任医师、教授)
扫雷8:宫颈癌
宫颈癌危险诱因早排查
子宫颈癌是人体最常见的癌瘤之一,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占首位。我国发病年龄以40-50岁为最多,60-70岁又有一个高峰出现。国内外大量资料证实,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目前也有认为包皮垢中的胆固醇经细菌作用后可转变为致癌物质,而这些也是导致宫颈癌的重要诱因。因此,及早抵御这一恶性疾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及早排查危险诱因。(医学指导: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妇产科童晓文 主任医师、教授)
扫雷9:肾 癌
留意肾癌初期症状
肾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肾癌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可无任何症状,但此时肿瘤在体内已有广泛进展。血尿﹑腰痛﹑和肿块为肾癌的三大主要症状,有时还有肾外表现,如发热﹑肝功能异常﹑贫血﹑高血压﹑红细胞增多症和高血钙症等。肾癌的癌细胞类型主要为透明细胞癌﹑颗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等,其中以透明细胞癌最为常见。手术根治是治疗最佳手段。对于晚期肾癌,放疗、化疗有一定的作用。此外,现代中药可提高肾癌的远期疗效。新型靶向治疗可以为晚期肾癌患者的治疗带来希望。(医学指导: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肾内科彭 艾 主任医师、教授)
扫雷10:治疗方法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就是指针对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胞信号转导和其他生物学途径的一种治疗手段。它不同于手术、放疗、化疗这三种肿瘤传统治疗。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可以对肿瘤生长的关键通路如表皮生长因子通路、新生血管形成通路等采用巧妙的小分子化合物阻断其关键酶(酪氨酸激酶),或采用各种单克隆抗体与其特异的生长因子或其受体进行竞争性的结合,从而达到阻断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就像现代战争中的精确制导炸弹,定向阻断癌细胞的增殖转移信号转导,破坏癌细胞的代谢,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断绝癌细胞的血液和养分供给。
它不同于常规放、化疗,不分敌我,因此分子靶向治疗的毒副反应较少,给晚期病人或无法耐受放、化疗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一提的是,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在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医学指导: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肿瘤科许 青 主任医师、教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