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现在肿瘤是好了,可是现在要我张嘴吃东西却比登天还难……”王先生是一名鼻咽癌患者,一边说话一边要用手帕擦拭不断从嘴角流出的唾液。一年前,他接受
“现在肿瘤是好了,可是现在要我张嘴吃东西却比登天还难……”王先生是一名
鼻咽癌患者,一边说话一边要用手帕擦拭不断从嘴角流出的唾液。一年前,他接受了近1个月的放疗。放疗在为他延长了生命的同时,也把他的生活质量降到了谷底。

广州军区总医院肿瘤义诊现场 白细胞下降、
口干、
脱发、皮肤溃烂、神经损伤、
张口困难……放疗的这些副作用让很多患者谈之色变。“事实上,从化疗最先作为一种术后的辅助手段到现在成为一些肿瘤的根治手段,副作用的确是很多患者较为担心的话题,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到我们医院引进螺旋断层放疗设备,放疗与上述的副作用已经不再有必然的联系了。”昨日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举办的肿瘤义诊上,陆总医院螺旋断层放疗中心副主任
侯友贤介绍,现代放疗可以让射线准确地瞄准肿瘤
病灶最大限度地减少射线对肿瘤附近正常组织的误伤,从而把放疗的副作用降到最低。不少肿瘤患者错把现代放疗当成了常规放疗而遗失很多治疗良机。
放射治疗已成为三大肿瘤的根治手段 近20年间放射治疗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放射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原来的只能作为多数肿瘤术后的辅助治疗手段,变成为多数患者愿首选的根治手段。目前的统计表明肿瘤患者的70%左右在不同阶段需要放射治疗,据统计,在所有癌症中,可治愈得占45%,其中
外科手术占22%,常规放疗占18%。随着现代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早期实质器官肿瘤患者选择放射治疗病例的增加,其治愈的比例还会进一步提高。
鼻咽癌:对于鼻咽癌患者来说,首要的治疗方法就是放射治疗,主要原因在于鼻咽部位于头颅中央,部位较隐蔽,且毗邻有重要的器官组织、颅神经、血管等,手术暴露极受限制,且手术极易损伤
周围组织,手术的危险性较高,更不可能将鼻咽肿瘤和颈淋巴引流区作连续大片切除手术,故鼻咽癌单独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再加上鼻咽癌对放射线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临床证明,早期鼻咽癌五年的生存率高达90%以上。放疗后总的五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
早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一般指肿瘤大小在两公分左右,没有出现肺门和纵膈淋巴结转移,也没有全身转移的肺癌。根据传统的治疗理念,早期肺癌应该首选手术切除,但是手术治疗后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为50- 70%。
随着现代放疗技术的进展,大量的临床数据显示,早期肺癌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手术治疗而选择放射治疗,结果患者的五年生存率跟手术差不多。而且我们还需要考虑到这些病人的质量远不如手术患者那么高,所以现在很多观点都认为,早期的非小细胞肺癌可以采取放疗进行根治。
前列腺癌: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早期前列腺癌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患者预后5年、1年的生存期基本没有差别,疗效基本是一样的。但是对于中晚期的前列腺癌患者来说,放射治疗就成为了他们最重要的治疗方法。
常规化疗的副作用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患者生存质量 “放射治疗的副作用常常会被患者提起,但是就算早期肿瘤的外科手术也会有常有并发症的发生,比如早期肺癌,术中常会出现由于某些原因损伤喉返神经,让肺癌患者术后出现
声音嘶哑的状况”候友贤副主任说道。
那么,放疗所带来的副作用难道就无法避免吗?“上面所提到的众多副作用和并发症在之前的确很常见”专家说,常规放疗的照射方式为了能把整个肿瘤“包裹”在射线里,照射范围往往比肿瘤的体积大得多。这样一来,肿瘤附近许多正常的组织、器官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伤害。同时由于照射范围广,为了保护正常的的组织,放射剂量不能太大,没法提高,达不到把肿瘤组织全部杀死的目的,导致肿瘤复发。
疗法: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简称拓姆刀治疗)让副作用降到最低 为了更好降低化疗所带来的副作用以及更广泛的治疗多种肿瘤,
广州军区总医院今年引进了螺旋断层放疗设备,成为华南地区第一家医院能使用个体化的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射治疗、图像引导放射治疗、剂量引导放射治疗、自适应放射治疗等当今国际最新、最先进放疗技术。
候友贤副主任解释道:“使用拓姆刀治疗,它最大的亮点就是能够实时监控,放疗期间,肿瘤的位置准不准确通过ct扫描,通过三维图像形成,可以精确观察到肿瘤照射的位置。
其次它能根据肿瘤侵润生长的特点,有选择性的给与不同剂量,使肿瘤区放射剂量大大提高,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射剂量大大减少,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放射治疗的毒副反应程度明显降低。
最后,可以使放射治疗适应症明显扩大、兵种增多,恶性胸膜间皮瘤、全身多发性转移瘤及位置比较深的肿瘤如
胰腺癌、
胆管癌等,都是其最佳的适应症,早期肺癌、鼻咽癌能够更好地减少副作用达到根治效果。”
放疗的原理 放疗是通过放射线的电离辐射消灭肿瘤细胞,其目标是使肿瘤接受高剂量放射线,正常组织接受低剂量;通过高辐射剂量杀灭肿瘤细胞或肿瘤相关组织以控制肿瘤不再生长,同时使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线引起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
侯友贤,
主任医师,教授,肿瘤中心副主任,现任全军放射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军区放射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年从事肿瘤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的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多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基金课题及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