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肿瘤科 > 正文
  • 肿瘤标志物 “揪”出早期癌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9 10:54:14
  • 核心提示:   ●我国癌症病人确诊时大多已是中晚期,专家呼吁重视肿瘤标志物对早期预警肿瘤的作用

      ●人附睾蛋白4(HE4)是新的肿瘤标志物,有助于卵巢癌的早期检测
      ●我国癌症病人确诊时大多已是中晚期,专家呼吁重视肿瘤标志物对早期预警肿瘤的作用

      ●人附睾蛋白4(HE4)是新的肿瘤标志物,有助于卵巢癌的早期检测

      ●40岁以上男性最好进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普查,如高于10ng/ml患前列腺癌的风险高达56%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报告显示:癌症已经取代心脑血管疾病,成为中国城市和农村人口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癌症防治重在早发现早治疗,有证据显示早期癌症的治愈率达到65%,但我国的癌症病人多数仍以中晚期为主。如何提高癌症的早期发现率是目前的关注重点。

      近日,国内外肿瘤诊疗领域的诸位权威专家齐聚上海出席一个诊断肿瘤论坛,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田亚平教授指出,应该重视肿瘤标志物在肿瘤诊断中的医疗价值,肿瘤标志物有助判断患者的癌症类型,在癌症早期尚未恶化、转移之前及早确诊。目前肿瘤标志物又添“新式武器”,例如人附睾蛋白4(HE4)对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更高,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可用于症状出现前的前列腺癌早期检测。

      肿瘤早期诊断是难题 肿瘤标志物引起重视

      临床研究显示,如不积极干预,2030年全球将有1320万人死于癌症,且1/4在中国。癌症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65%,但目前我国大多癌症患者在确诊时已到了中晚期。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田亚平说,肿瘤诊断不仅体现在确诊病情上,还应该包括疾病预警、筛查、个体化治疗、预后评估以及病情治疗的持续监控,在这些方面肿瘤标志物有一定的用武之地。田亚平提出,肿瘤标志物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癌症类型,在癌症早期尚未恶化、转移之前及早确诊。

      肿瘤标志物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它是一种自然产生的分子,可在血清、血浆、体液或其他组织提取物中检测到,也可以从组织中检测到,用以判断是否有癌细胞。它是目前唯一无创的早期预警肿瘤的办法,可以比CT、B超等影像学更早地发现癌症的“踪迹”。

      但也有专家认为,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较差,不能用来作为确诊肿瘤的唯一指标,最好和其他肿瘤诊断项目联合应用,取长补短。

      卵巢癌75%患者确诊时是晚期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常见于55至65岁之间的女性,全球每年新增病例20万例。据估计,中国每年每10万人中就有五个被诊断为新发卵巢癌。

      由于卵巢癌的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且早期肿瘤在盆腔检查中难以觉察,因此被视为“隐形杀手”。德国慕尼黑Grosshadern大学医学院附属临床化学研究所肿瘤诊断研究实验室负责人PetraStieber博士介绍,大约75%的卵巢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癌症晚期,癌细胞已扩散到其他器官,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率。但是,如果能早诊断早治疗,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可达75%~95%。

      除了不易发现,卵巢癌5年内的复发率可高达80%。卵巢癌于初次诊断时病情越严重,疾病复发的可能性越高。

      新的肿瘤标志物可助早诊断

      而人附睾蛋白4(HE4)是个新的肿瘤标志物,有助于卵巢癌的早期检测和风险评估。

      当前对卵巢癌的诊断主要是采用生物标志物CA125和经阴道超声波联合检测,但这两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经阴道超声检查(TUV)可用于检查女性的生殖器官,包括子宫、卵巢、宫颈及阴道。尽管其应用非常普遍,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准确检测出盆腔肿块是良性还是恶性。CA125(癌抗原-125)这一生物标志物在卵巢癌细胞中的浓度远远高于其他细胞,但CA125的特异性及敏感度较低,容易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大约50%的卵巢癌I期患者并没有CA125水平升高的现象,也就是说有一半的卵巢癌患者可能被漏诊。此外,有些良性卵巢疾病也会引起CA125水平升高,造成假阳性。

      HE4作为新的肿瘤标志物,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更高、特异性更强。如果将它和CA125联合检测,敏感度可增加到92%,提高诊断可靠程度。

      迄今为止,CA125和HE4也是仅有的两种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作为卵巢癌监测的标志物。据悉,HE4肿瘤标志物明年年初即将在中国上市。

      前列腺癌发病率低死亡率高

      前列腺癌是全球第六大男性癌症死因,全球第二大男性常见癌症并且在所有常见癌症中位列第五。

      与西方国家相比,前列腺癌在中国的发病率较低,而死亡率却很高,这表明目前我国前列腺癌患者在诊断时多处于晚期。2002年,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为1.6/10万,远低于美国的124.8/10万。但是近年来国内部分发达地区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却迅速升高。中国前列腺癌死亡率与发病率的比例为0.63,高于亚洲的平均比例(0.57),更高于北美的平均比例(0.13)。这就意味着在中国,每年有63%确诊后的前列腺癌男性会死亡。

      由于大部分前列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癌症晚期,因此存活的时间很短。如能尽早诊断,前列腺癌的治愈率几乎为100%,而一旦癌细胞远处扩散至淋巴结、骨骼或其他器官,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最低仅为31%。

      40岁以上男士做PSA普查

      目前,前列腺癌有两种常用检测方法:直肠指检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专家指出,虽然直肠指检可发现潜在问题,但无法确认是否由癌变引起。大部分由直肠指检诊断出的前列腺癌已转移。

      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是前列腺分泌的一种物质,可以增强精子活性。其水平超过“正常”范围就表明前列腺可能受到感染,或出现肿大(前列腺肥大),甚至有可能是前列腺癌。

      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病理实验室的KenSikaris博士提倡对40岁以上男性做PSA普查。他认为,为最终降低前列腺癌在中国的高死亡率,推广PSA检测非常重要。如男性的PSA水平高于10ng/ml,那么他患有前列腺癌的风险高达56%。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