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肿瘤科 > 正文
  • “三隐”现象警惕小肠肿瘤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9 10:54:12
  • 核心提示:  ○小肠肿瘤临床症状不明显、难发现,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慢性隐匿性失血、体重隐匿下降及脐周隐痛或预示小肠肿瘤

      ○出现消化道症状的患者
     ○小肠肿瘤临床症状不明显、难发现,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慢性隐匿性失血、体重隐匿下降及脐周隐痛或预示小肠肿瘤

      ○出现消化道症状的患者不应抗拒内镜检查

      今年40岁的黄姨最近瘦了不少,朋友见面都说她“减肥成功”。可黄姨对自己的消瘦却有隐隐的担忧,因为她经常觉得肚脐周围隐隐作痛,而上个月的单位体检,她还被查出了中度贫血。虽然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不舒服,但黄姨还是决定到医院彻底检查一下。

      然而,科室辗转了好几个,检查做了一大堆,黄姨的身体到底有什么问题,还是无法确定。最后,一位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建议黄姨做一下小肠镜。真相终于大白:原来黄姨的小肠长了个肿瘤。

      “事实上,小肠肿瘤真是一种非常难发现的疾病。主要原因在于它没有非常明显和独特的症状。”广医三院胃肠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徐学虎说:“症状不典型就是它最大的特点,很多病人都是到出现了肠梗阻的时候才被发现的。”不过,小肠肿瘤也并非完全无迹可循,“如果出现慢性隐匿性失血、隐匿体重下降及脐周隐痛这"三隐"症状,往往是早期小肠肿瘤的警示信号,需要特别警惕。”徐学虎提醒说。

      病例

      小肠长了瘤 肚子反复痛

      今年22岁的男青年小超是东莞人,一年前起开始反复腹胀、腹痛。“疼痛是一阵阵的,还会伴随着恶心和呕吐,每次呕吐后腹痛可减轻,有时还会排黄色稀烂便。”小超说,自己也曾到当地医院治疗,检查显示为“小肠梗阻”,在经过输液、抗感染等治疗后症状缓解。可没过多久,腹胀、腹痛、呕吐又开始发作。

      半个月前,小超在外地坐车颠簸后右下腹又出现反复隐痛。到医院做B超检查后,医生诊断为“肠梗阻”,建议小超入院。

      入院后,小超先后做了胃镜、结肠镜和全消化道钡餐检查,都没有找到病因。而经过连番折腾后的小超,拒绝了医生“再做个小肠镜”的建议。

      然而,就在小超入院数天后,他进食时再次出现肠梗阻症状。最后,医生为他实施了剖腹探查,结果发现小超长了小肠回肠腺瘤。“他的症状实际上都是由这个瘤子引起的,小肠腺瘤导致反复肠梗阻,而肠梗阻是小肠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

      诊断

      出现“三隐”现象要提高警惕

      “小超的经历可以说是很多小肠肿瘤患者的缩影。”徐学虎说,有的人会莫名其妙地出现贫血、体重减轻和脐周隐痛,原因有很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厌食性营养不良、慢性炎症等。“但其实,这三种症状如果几乎是同时存在的,那我们就应该警惕是否与小肠肿瘤有关。”

      徐学虎介绍说,小肠肿瘤临床表现大多为非特异性及症状不典型。“可以说,临床表现很不典型就是小肠肿瘤的最大特点。”徐学虎指出,小肠肿瘤患者的症状一般与肿瘤的类型、部位、大小、性质及是否有梗阻、出血和转移有关。“但总的来说,慢性隐匿性失血、隐匿体重下降及脐周隐痛,这"三隐症状"是常见的症状,也是其早期诊断的警示信号。”
     治疗

      恶性肿瘤患者50%可以进行根治术

      据了解,小肠肿瘤的发生一般比胃肠道其他部位少见,其发生率占胃肠道肿瘤的1%~5%左右。而小肠肿瘤良、恶性之比为1:6,其中良性肿瘤占13.7%,恶性肿瘤占86.2%,主要包括腺癌、恶性间质瘤、恶性淋巴瘤等。“由于症状隐匿、不典型,所以小肠肿瘤的术前确诊率只有57.0%。多数病人都是在出现了肠梗阻后才到医院就诊的。”

      据了解,全消化道钡剂造影和内窥镜检查及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和定位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主要手段。而在治疗上,良性小肠肿瘤患者多数采取局部或肠段切除。徐学虎说,按目前的诊治水平,恶性肿瘤患者50%可以进行根治术,其余进行姑息性切除或减瘤荷手术。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一般为92个月,明显优于姑息性切除术或减瘤荷手术者。早期治疗是提高小肠恶性肿瘤预后的关键,凡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应积极施行根治手术。

      提醒

      消化道不适 别抗拒内镜检查

      据了解,和大肠癌的发病诱因与饮食有关不同的是,小肠肿瘤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明确。但徐学虎指出:“要重视预警症状对小肠肿瘤的警示价值。因为在普通人群中,25%以上都曾出现过消化不良和莫名隐痛的现象,这是我们胃肠、消化科医生经常面对的一类病人。”而在这些人里,到底多少人的症状是由消化道的恶性疾病引起的呢?“这就需要通过规范的检查来确认。”然而,一提起肠镜、胃镜等检查,很多人都不寒而栗,“因为大家对这些检查的认识离不开"痛苦"二字。”徐学虎说,但事实上,如今这类检查几乎都能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患者"睡"半小时检查就做完了,一点痛苦的感觉都没有。与此同时,徐学虎还强调,目前几乎所有西方医学指南对于出现诸如吞咽困难、体重下降、上消化道出血及恶心呕吐等预警症状的消化不良病人,不论其年龄如何,均应立即接受内镜检查,以排除消化道恶性肿瘤。而根据大多数指南,徐学虎还建议将50~55岁作为一个界值,对年龄大过这个界值的,又有贫血、体重减轻和感觉脐周隐痛的消化不良的病人,应该将内镜检查作为主要的临床检查手段。

      徐学虎还指出,不同阶段的消化道肿瘤具有不同的肿瘤生物学特性,所以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开发基于血液中生物标志物对消化道肿瘤早期的无创诊断手段。不过,这些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而目前医院胃肠外科、消化内科对小肠肿瘤的诊断都推荐使用双气囊小肠镜,它在诊断率和准确率明显优于小肠稀钡灌注和胶囊内镜检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